第0821章 好事(第2/3页)

方不为也搞不懂了。

还有一点,方不为也没想到。

他本以为委员长会借此机会,坑英国一把,但没料到委员长得知行程泄密的第一时间,竟然直接将此消息告诉了许阁森。

不知道许阁森是不是认为英国太过强大,日本人不敢下手,还是觉的国民政府的消息来源不可靠。

许阁森根本不信,最后还是上了路,不过将出行的时间提前了两小时。

但最后照样出了事。

非要送死,那就怪不到任何人的头上了。

英国公使出事的消息传来后的半个小时,委员长对黄浚泄密案的批复也送到了宪兵司令部。

只有八个字:“从重从快,决不姑息!”

此案正式交由南京高等法院审理。

只用了短短两天,高等法院便做出了判决:以黄浚父子为首,十八人被判以极刑,其余人等判以无期,数十年徒刑不等。

以上人员所有非法所得,全部充公。

委员长另命外交部与日本领事馆严正交涉。

接下来,基本上就没方不为什么事了,如何交涉,如何通传,都是几位大佬头疼的事情。

方不为急着去上海,但谷振龙和钱大均都没有答应,说是必须等黄浚泄密案必须了解后,才能放他走。

这还不算了解?

方不为听的一头雾水,但再追问,谷振龙和钱大均都不说了?

还是马春风是提点了他一句,但也说的含含糊糊,只告诉方不为:是好事。

八月三十一日,也就是黄浚父子被处决的第二天,方不为又接到了一项差事:清缴黄浚父子非法所得!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其实是在变相的给方不为酬功。

用“抄家”一词形容,可能更简单明了一些,但并没有那么夸张。

除了黄浚父子外,黄浚的家人没少一根寒毛。

不过肯定再没脸在南京待着了,全都回了福建老家。

除了黄浚在南京的财产,老家的田地房舍一概未动,还是黄家的。

既然是方不为主办,怎么抄,怎么查,自然是方不为说了算。

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方不为竟然分文未取,全都带回了宪兵司令部。

金条,银元,本票,存单……

还有那一堆附庸风雅的破烂!

“破烂”这两个字,是钱大均的原话。

马春风不好此物,看都未看一眼。

谷振龙只取了一枚东坡居士的青田冻印章,陈祖燕拿了一副董其昌的字,剩下的全部封存了起来。

委员长批示,全部交由南京法院发卖,以充军费。

有人立刻动了心思,想要上下其手。

但民国的法院和监察机构也不是吃素的。

怕有人暗中做手脚,法院来了个釜底抽薪。

东西放在宪兵司令,挪都未挪动一下,南京法院发布了公告:所有藏品不单独发卖,打包价,三百万法币。

所有想占便宜的人都在等着看笑话。

哪个白痴的头被蜜蜂盯肿了,花这么多钱卖一堆破烂回去?

民国四大公子之一,最喜收藏的张伯驹也不会这么干。

但谁都没想到,还真有这样的白痴。

宋子闻派人来传话,所有的藏品,他买了。

不是空手套白狼,而是真金白银的拿钱来买。

等着看笑话的人,全都傻眼了!

没听说过宋子闻喜欢收藏啊?

许多人猜测,宋子闻肯定是帮别人代卖的,真正的卖主不想暴露身份而已。

这些人还真没猜错。

宋子闻不好此道,他不过是被方不为借了个名头而已。

方不为看来,三百万法币,已经够便宜了。

按他的估计,若是单个发卖,这些藏品怎么也要卖上千万法币。

与其让贪官污吏贪墨,还不如自己出钱买下来,给后人留点凭仗,而且这些钱还能留做军饷。

可谓一举数得。

当然,方不为也不是亲自出面,他托的是于二君。

具体经手的是陈江。

次日后,所有的藏品,全部装箱运往上海,由美孚公司的油轮运到了纽约。

方不为看着藏品目录,连连暗叹。

本来也没想发大财,但财运自动送上门来,他也不会蠢到主动往外推。

不论其它,只是黄庭坚的一幅大中堂,放到七八十年之后,就值好几个亿的人民币。

还有几只元青时期的青花大罐……

只要后世子孙不异想天开的跑去创业,够造好几辈子了。

除了他,自然没人知道几十年后,这些东西都翻涨成数十数百倍的价值,而哪些本来想趁机捞好处的人,个个都在猜想,这个白痴是谁?

知道东西是方不为花钱买走的,只有于二君和陈江。

但方不为没想到,王世和竟然也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