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防御(第2/2页)

事实上,上述总的看法在这个战例中,并非找不到实际依据,缔结和约便是很好的证明。倘若不是奥地利意识到仅仅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跟腓特烈大帝的才能相抗衡,意识到它必须比以往更加努力,否则只要它稍微有些松懈,便可能再度丧失国土,那么还有什么原因促使它缔结和约呢?实际上,如果不是腓特烈大帝的部分兵力被俄国、瑞典等国的军队牵制住,那么他将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再度击败奥军。对此,又有谁会怀疑呢?

在解决上述问题后,我们还要谈谈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这一论点。

将进攻与防御进行仔细考察和比较后,我们发现这一论点更加清晰明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指出与此论点相反的观点是如何自相矛盾且与经验相抵触。如果说,进攻是较强的作战形式,那么我们便没有任何理由采取防御这样的作战形式,因为防御本身所具备的是消极目的,如果双方都只想着进攻,那么防御便不会存在。然而,追求较高的目的要付出较为高昂的代价,这是毋庸置疑的。

谁认为自己拥有的力量相当强大,强大到足以采取进攻这种这种较弱的作战方式,谁就可以追求较大的目的;而谁如果给自己提出较小的目的,那么谁就能够采取防御这种较强的作战形式。

回顾往昔,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没有出现过用一支较弱的军队在一个战区进攻,却让一支较强的军队在另一个战区防御的情况。如果说自古以来情形到处都与之相反,那么便充分证明了,就算是最喜欢进攻的将领,也仍然认为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

在谈具体问题之前,我们还要在下面几章里先谈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