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共和(四)(第3/4页)

“我……不懂。”赵谦答道。话出口,赵谦就觉得这么说也未必正确,老爹就是赵谦的终极信仰。因为老爹做到的事情是赵谦相信自己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所以赵谦才倾尽全力追随在老爹身后,希望能够看到老爹所看到的风景。这种追求所获得的快乐超出赵谦从其他地方获得的快乐。老爹说那是人体的脑多肽奖励机制造成的感觉,赵谦却愿意相信那是类似灵魂震撼带来的欢乐。种欢乐不止于一时,获得的越多,赵谦就觉得更加自信,更无畏惧和疑惑。

“那是因为你见识的太少。不过……算了,我会教给你我眼中的世界,完全是我个人眼中的世界。你在听之前先做做准备,那是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个人的基点。你不要模仿这个,因为这是纯粹的个人观点。这只是我在坐标系上的立足点,而不是整个坐标系。当你感受不到你自己现在到底在哪里的时候,可以尝试与我进行对比来寻求你自己所处的位置。哪怕你学到了我的所有,你依旧是你,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只会拥有属于你自己的坐标点。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赵谦觉得这段话好普通,像样的老师们都会把各种课本上的这段话讲给学生们听,不说听出茧子,反正赵谦已经烂熟于胸。此时他灵光一闪,答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嗯。”赵嘉仁点点头,很是高兴。逻辑学就这点好处,它不会让人变得更聪明,也不会给人灵异的能力。逻辑学只是一门很有用的工具,它起到的作用就是让接收过逻辑训练的人在自己完全不懂的情况下也不至于脱离基本的道理太远。面前的儿子哪怕是在背诵课本,也说出了课本告诉的正确方向。心中满意,赵嘉仁就继续下去,“我得备课,你先等着。郝康的事情你去处理一下。”

“官家是想把蒙古纳入大宋经济边疆么?”赵谦也放下沉重的思想辨析,处理起更轻松的具体工作。

“倭国和东罗马也算是文明国家,文明国家的特点就是他们有制度。就如同中华,从祖龙开始的核心制度到现在没啥变化。东罗马被入侵,短暂亡国,所以就显得制度混乱。倭国呢,继续建立到现在已经非常稳固。我们谈制度,就可以用先进和落后来评价。因为制度本身有如此定性的价值和标准。蒙古的文化无法支撑起一个制度,除了武力之外就没办法和蒙古交流。他们有传统和作派,却没有制度。简单来说,当我们终于从制度层面与倭国地头接触的时候,倭国向大宋提供劳动力的制度就建成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讨论和维护这个制度。我们和蒙古人之间能建立个啥制度呢?”

赵谦连连点头,觉得眼前的某块迷雾又被现实经验和老爹提出的理念扫清了。对倭国和东罗马进行经济控制建立在对方也有文明底线的基础之上,大家可以文明的交往。大宋通过贸易获得利益,倭国与东罗马也通过贸易获得利益。和蒙古之间的任何协议只要产生利益,蒙古就会想通过武力来独占这份利益。于是和蒙古之间的制度性性往来的基础就是干掉蒙古。干不掉蒙古,任何制度都是瞎谈,都是肉投馁虎抱薪救火。

越想这话就觉得这话讲出了事实和真实,赵谦对老爹要讲的课更充满了期待。站在这样的高度上,又有什么是看不清的呢?

赵嘉仁也在想类似的事情,对于蒙古乃至侵吞了蒙古的俄国传统是赵嘉仁21世纪和一位哥们喝酒聊天时候听到的。当时大家谈论的本是德国的巴巴罗萨与苏联的大雷雨计划,苏德和平协议签署之后德国转头对付西欧,铁人大叔就制订了大雷雨计划,这个计划的基础是德国与西欧陷入旷日持久战争,极大消耗他们力量。在两边都精疲力竭的时候,几百万苏联红军从占领的波兰出发从背后干掉德国,推平西欧。

键盘政治局的宅男们谈着谈着跑题是正常,那位哥们就讲述起俄国没有制度,他们的传统就是恐吓。从战争角度来看,德国一个月干掉法国荡平西欧之后,苏联就得考虑以防守姿态来应对。但是俄国的传统让铁人大叔在苏联瓜分到的波兰地区投入重兵摆出进攻架势。意图以布置重兵的方式吓唬住小胡子。

没想到小胡子一眼就看穿了铁人大叔的把戏,毫不迟疑的发动了进攻。大雷雨对上巴巴罗萨,小胡子把苏联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赵嘉仁听到这里只觉得豁然开朗。他以前没这么考虑问题,却看过别的很多书,书里面让赵嘉仁看过两个观点和史料,第一,俄国其实是继承的蒙古文化。第二,很多德国军人在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之前其实不想打这一仗。当时虽然德国也谈不上充满了对苏联的好感,至少觉得已经干掉了传统西欧敌人,德国也该大复原,大家回家享受战争红利。苏联至少在当时是德国的盟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