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三打(六)(第3/3页)

讲了准备金制度之后,赵嘉仁再把话题转向了倭国,“这些年里,我们的每年从倭国弄回来几百吨的白银,几十吨的黄金。采取公制之后,咱们的交钞与白银和粮食挂钩。用交钞可以从国库里面兑换白银,向民间销售的粮食和各种工业品,不收白银,只收交钞。所以你能明白我们用白银当做10%的准备金,到底发行了多少交钞么?”

赵谦懵了。他不动金融,只是知道现在的交钞价格坚挺,却不知道这种坚挺背后的运作模式。想了好一阵,赵谦问道:“爹,你是要远征倭国么?”

“切!”赵嘉仁有些不满,“蒙古在大宋抢掠这么几十年,你参军的时候,见过啥真正值钱的家什么?”

赵谦仔细一想,除了金银铜钱以及铜器这些金属类之外,他还真不觉得那些年的战争见识过啥不得了的战利品。反正赵谦是从来不去搜敌人的尸体以获取战利品。只要部下不直接从活着的俘虏和百姓身上搜东西,赵谦把打扫战场的工作都交给部下去做。他也从来不管部下找到了啥。最初的时候部下们还试探着询问赵谦是不是要抽点彩头,看赵谦真的不要,大家也就自己定规矩,自己解决分配。赵谦名声很不错。

“所以说,抢掠是非常没效率的事情。大郎,你记清楚这点。我们大宋每年靠做生意,从海外交易回来几十万船次的货物。你要是劳师远征,便是把所有破烂都给算上,也装不满一万艘大船。你见过咱们的海船,知道哪些船到底多大。”

赵谦当然知道那些船有多大,现在新造的船越来越大。船越大运得越多,跑的越快。然而赵谦发现自己有个想法和老爹不同,他觉得抢掠貌似比经商更有效率。

但是把自己见到的那些情况回想一下,赵谦发现老爹说的也许是对的。至少那些跑海运的从来不向朝廷要钱,还要给朝廷上税。眼前的几十万军队,却每年要消耗几千万贯的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