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白骨精(十五)(第2/3页)

听了这个消息,吕校长的侄子大喜过望。他连忙问道:“二叔,张虎臣明天能来上学么?”

几分钟后,吕不同快步从校长室里面出来。直奔张虎臣家。一路上吕不同心情愉快,他的上司民政局马庆昌处长希望争取找到不用税警部队下乡镇压的办法。然而时不我与,马庆昌也许可以说动洛阳知府,却没办法对准军事组织税警有丝毫阻挡。真敢阻挡税警部队,税警部队大概就敢动手。

在这样的时候,吕不同想起自己一个朋友张思茂在电报局当个小头头。他就提出,是不是可以请这位朋友帮帮忙。马庆昌大喜,却也不敢相信真能办到。没想到张思茂的儿子张虎臣竟然在学校打架,二中学风严谨,打架要开除。吕不同的叔叔恰好是二中校长,这让吕不同大喜过望。

马庆昌处长是个八面玲珑的家伙,得知这个消息,就许下诺言。只要能够拖几天,今年卖粮的事情就交给吕不同来做。吕不同大喜,现在粮食价格虽然稳定,但是马庆昌怎么能够确定粮食的具体数字。稍微少报一点粮食,就有钱落到口袋里。这就是吕不同应得的报酬。至于今年评价优等,更是不用明说。

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吕不同到了张思茂家。老朋友见面,张思茂直接把吕不同让进里屋。关上门之后,张思茂紧张的低声问道:“怎么样?”

“你放心,我许你的事情怎么会做不到!”吕不同得意地说道:“明天就回去上课。”

“哎!谢天谢地!”张虎臣的老爹张思茂如释重负。

没等张思茂高兴起来,吕不同也压低声音说道:“你那边的事情怎么样了?”

“吕兄弟,我之前可说过了。我只能帮着你拦下两次电报。开封那边已经回电一次。我替你拦下了。”

“好好好!”吕不同赞道:“不过咱们说好的,下一次你可不能让电报过关。”

张思茂没有吭声,只是点点头。他在电报局工作,这种分寸还能把握。电报在传送过程中很容易就出问题,若是两次传着传着不见了消息,这还在能接受范围之内。不过若是连续三次,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以现在电报的一些错误,一年内出三四次也不太稀奇。不过短时间内连续两次会让人起疑。但是为了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张思茂也只能咬牙认了。

事情确定,吕不同快步走了出来,在天黑的时候赶到了上司马庆昌的家。马庆昌屋里没有点灯,两人就抹黑谈了谈。听到了第一份出动电报已经拦下的消息,马庆昌在黑暗中微微点头。

离开的吕不同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期待,马庆昌心中则满是绝望。他知道税务局只怕不会善罢甘休,却没想到税务局出动税警竟然如此果断。拦下一次也不过是争取一两天时间,这一两天时间里头他没有丝毫进展。

下一轮电报再被拦下,顶多再能拖一两天时间。税务局那边之后一定会就会非常上心,想拖下去肯定办不到。这两天有空的时候马庆昌苦思冥想,发现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只剩自己亲自回去让村子里面交出打人的人。在他之前请求洛阳知府出面调停的时候,知府王全乐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王全乐认为赔钱什么的对于税务局毫无用处,税务局本来就是收税的。村里交钱本就天经地义。

税务局在意的乃是税收环境,若是下去收税的时候胆战心惊,谁还敢愿意出外勤。若是没人出外勤,税务局怎么完成工作。

现在看,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便是村里人再不愿意,马庆昌也得逼着他们交出人来。时间紧迫,马庆昌立刻行动起来。他点起灯,收拾起行李。第二天,马庆昌一大早就找了个借口出去巡查,离开洛阳城,直奔乡下而去。

很久没有离开过城市,外面的道路经过修整,非常平坦。沿着官道走到下午,吃了些干粮,再向前走一段,转入小路。这局面立刻就不同。官道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小路上却没有什么人。现在已经是秋天,庄稼收割完毕,田地里一片空荡荡。在汉人的村落边,农夫们已经开始准备播种过冬的庄稼。继续向前走,田地里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几乎看不到人。直到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座寨子。

在大宋,这玩意叫做坞堡,又称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曾下令摧毁坞堡,但禁之不能绝,由于西北边民常苦于羌患,百姓又自动组织自卫武力。黄巾之乱后,坞堡驻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成为故吏、宾客的避风港。史家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认为:“西晋末年戎狄盗贼并起,当时中原避难之人民……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