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对抗的分歧(十五)(第2/3页)

回到家的时候看了经书,也没能读出些什么来。最近他却非常喜欢看关于里面末日审判的部分。有时候李员外想,要是末日审判真能发生就好了。身为大宋权力顶端的赵官家一定会首当其冲吧。

不管李员外怎么想,现在位于大宋权力顶端的赵嘉仁的确首当其冲的面对许多事。办公厅的秘书拿着一份清单走到正在看公文的赵嘉仁身边,小心的放在赵嘉仁桌边。

赵嘉仁揉着眼睛靠在椅子上,“是什么内容?”

“是关于江宁府的奏折。”秘书很谨慎的应道。赵官家现在兼任宰相,宰相不可能单打独斗,政事堂就是大宋的工作单位。赵官家除了保证政事堂的存在,又增加了一个直属赵官家的办公厅。这个办公厅虽然是个幕僚机构,管的内容却非常多。

“统计列表的关键字是我给你们的那些么?”赵嘉仁闭着眼睛继续问。

“是。”秘书声音更加谨慎起来。

赵嘉仁睁开眼,对着清单做了个手势。秘书连忙给赵嘉仁拿过来,赵嘉仁拿起眼镜戴上,清单上的字立刻就变得十分清晰。在那些名字后面的‘家庭出身’一栏看过去,却见几乎是清一色的‘进士’二字。赵嘉仁放下清单,又摘下眼镜,再次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

几十年保持很好的视力是赵嘉仁自豪的事情,戴眼镜让赵嘉仁感觉自己真的老了。摘下眼镜,只是让看到的字体稍微有点点的模糊,他能接受这样的程度。模仿21世纪的人体功能椅坐起来很舒服,赵嘉仁的心情也不错。最近关于江宁府地方官员干部贪渎的奏折与消息雪片般飞来。数量超出赵嘉仁的意料之外。里面许多人猛烈抨击文璋渎职,在抨击之后又质疑在江宁这么搞是不是错误的。

抨击者大部分都是进士,赵嘉仁感觉自己还能可以接受。如果抨击是由大宋朝廷内部各势力发动,赵嘉仁会很烦恼。

“官家还有吩咐么?”

“没有。”

“我下下去了。”

“好。”

秘书走出来,在楼梯口停住脚步吁了口气,接着摸出根烟点着。拿到赵官家规定的‘关键字’,办公厅里面负责此事的人就开始不安。自从大宋的官场明显分为‘制科’与‘进士科’,特别是官家用这个来解读局面的时候。那就显得很可怕。

抽完这根烟,秘书终于下了决心,脚步快捷的下楼去了。晚上回到家,他换了衣服,前去一处酒楼。自从赵嘉仁当政,前辈诗人对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疑终于变成现实。画舫在西湖上完全消失。

没有画舫并不等于没有娱乐场所,酒楼随着经济活跃越来越多。秘书进的这家乃是官员爱去的地方,店东也是官员出身,设计的很让官员喜欢。如果想气派,可以走宽敞的通道。如果想谈点事情,自然有别的不会被人看到的通道通往各个包间。进去之后,已经有人在等着,为首的就是文天祥的秘书。

首先就是文天祥的秘书先说话,“诸位既然都来了,我们还是老规矩,大家都别跟之前的那些人一样自我膨胀,最后炸的粉身碎骨。”

“嗯。”所有来的人都是同样的表情,在秘书职位上干得好,最后飞黄腾达的不少。擅自出卖消息,甚至是上下其手,最后毁了前程的也不少。这里面就看是个怎么把握了。

有了共识,众人就开始吃吃喝喝,很随意的聊天。若是有外人在,听到的也是完全风轻云淡的事情,或者是听着很有趣的小故事。

有人问,最近的XX部的人事调正。那边会有人说,听说和传说的差不多。

这边说,找XX办事,那边一句‘去找有关单位’。有人就讲,听说XX归OO那边。

如果是不知道说话人的意思,就不知道各种回答的人是什么意思。便是蒙对了某个意思,也因为不知道那不具名的意思到底是指谁的意思,最终什么都不知道。

在就会散时,这边的秘书与文天祥的秘书最后走。文天祥的秘书就听到办公厅的秘书低声说道:“官家命人收集所有指责江宁的奏折是谁写的,还设了个出身的关键字。”

听到这个,文天祥的秘书身子一震。如此透露消息未免太明目张胆了。

“你的意思是?”

“我只是很仰慕文丞相,也没有别的意思。”

“……都是什么人写的奏折?”

“大多数都是进士。老进士新进士都有。”

“多谢。”

“走了。”

办公厅的秘书走在回家的路上之时,心中觉得放下一块大石头。他的理由在别人听来或许很可笑,秘书知道他说的乃是真心话。他的祖父与文天祥是同年,对文天祥的文采人品十分欣赏。

文天祥当天晚上就得知了消息。这位大宋吏部尚书听了之后并没有激动,他叹道:“你们的胆子未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