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风暴来袭(三)(第2/3页)

“你是怎么想出的这个?”郝仁盯着宋伯文问道。

宋伯文明显不适应郝仁锐利的目光,他有些不安的挪动了一下坐姿,迟疑地答道:“这个在大王推荐我们看的书里面有。”

“哪本书?”郝仁讶异的问道。

“最新的《国家契约论》。”

郝仁吃了一惊,那本书是最新运来的书籍,赵嘉仁的新作。说是新作,里面大量内容在之前的《大宋日报》上都有差不多的内容。郝仁看了一部分之后,觉得没有新意,就先给放在一边。

“哪一章?”

“第二章,货币发展史最后,现代货币的几个形态。”

郝仁听了之后对侍从说道:“把书拿来。”

侍从很快就拿来了郝仁要的那本,郝仁把书交给宋伯文,“找出来那部分。”

宋伯文花了十几秒钟,就翻到了内容所在。郝仁拿过来一看,距离他夹了书签的页数只差了三四页。这下郝仁心中感叹,他师父郝经好几次说批评郝仁,说郝仁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内容,就往往不看后面的内容。这次挺少见的证明了郝仁的老师郝经说的有理。

拿起书本迅速浏览,这些在《大宋日报》上并未写出来的货币具体执行手段讲述了好几种现代国家货币模式,铸造有自身价值的货币、实物抵押货币、税务抵押货币、债务抵押,每一种货币类型都有非常精妙的描述。郝仁看完实物抵押货币之后立刻觉得茅塞顿开,就在他火急火燎的在准备继续看下去的时候,就听到总钱庄的管事咳嗽了一声。

这动静让郝仁觉得一阵烦躁,他比较讨厌在看书的时候有别人打扰。于是郝仁抬头对侍卫说道:“先请这两位下去吃点心喝茶。”

两位朝臣下去,郝仁点上烟美美的吸了一口,舒舒服服稳稳当当坐好,这才继续看下去。整个看了一遍,郝仁发现他还是不太能理解债务型货币,那个描述在他看来就跟行骗没多大区别。最能看懂的自然是实物抵押型货币,书上举的就是粮食抵押型货币。这种货币其实也可以叫做‘粮食券’,税收上来多少粮食,就可以发行多少货币。但是纸币必须有回笼机制,因为粮食被吃了之后,这个纸币就没有了交易载体。

书里面讲,有人购买粮食,目的是制造筷子。但是这并不能认为这个筷子就会拿出来卖,所以发行的这部分粮食的货币价值就自然而然的转移到筷子上。商品如果不再进行交易,自然就没有交易价值。货币是为交易服务的,没有交易,就没有货币。切记不能凭空想象出交易来。

郝仁对实物抵押货币的整体论述拍案叫绝,却发现自己暂时没办法读懂在这个基础之上引申出来的‘使用价值’和‘交易价值’概念。

狠狠几口抽完烟卷,郝仁端起茶杯灌了几口,又给自己点上一根烟,接着对侍从命道:“请外面的两位进来。”

没多久,总钱庄管事与宋伯文再次进来。郝仁说道:“这个办法很好。你们就上个报告,我来批复。”

总钱庄的管事大喜,连忙应下来。等他们出去,郝仁心中欢喜无限。只要解决了货币问题,朝廷的俸禄和赏赐便有了基础,元国的国体也得以完备。接下来便是充实人口,元国生育率很高,一家人都有五六个孩子。这帮孩子长大,他们就会成家,娶妻生子。每个人也会有四五个孩子,二十五年后,元国的人口就可以增加到五百万以上。五十年后,元国人口就会有千万之巨,成为真正的大国。

把思绪从美好的想象中收回来,郝仁开始考虑更加现实的内容。他手里的货币出现只是早些晚些,然而他与南边各国的贸易就可以继续展开。元国的货币能够被东罗马乃至埃及承认,可是个问题。

想到这里,郝仁下令派遣使者前去君士坦丁堡,与埃及总管伯颜大帅在君士坦丁堡的代表商谈。就在郝仁的使者出行之际,大宋的东罗马司司长杨从容派遣的商船通过了尼罗河的淡水运河,抵达了咸水运河入口。他们就看到浩浩荡荡的军队正集结在运河东岸,正在通过浮桥抵达运河西岸。看数量至少有上万兵马。

大宋船只上人员出了运河,抵达红海出口的大宋岛屿上,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他们。船队继续南下,一路开到了僧伽罗。在港口补给水和燃料之时,突然来了一群带着土人的宋人。只见宋人各个穿着像是武装力量,却不是大宋正规军。跟在他们身后的土人一个个拿着长枪砍刀,仿佛是一群街上打把势卖艺的流浪者。

为首的宋人上船之后就对大宋船只上的人喊道:“你们的船被征用了。”

大宋礼部的人员一听就有点懵了,礼部的武装人员登时手摸兵器,怀疑遇上了海盗。上船的人看着对面这些官员模样的人十分警惕,连忙陪着笑说道:“诸位,我们是大宋僧伽罗海事局的人,不是海盗。征用大家的船,是为了进攻天竺南部的邦国。僧伽罗的船太少,诸位的蒸汽船一天就可以在两边的港口间往来一次。战争的事情太急,须得诸位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