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苦难行军(五)(第3/4页)

伯颜大帅有见识有能力,只是周围没什么文化人,特别是懂得历史的文化人。所以被一些武断的说法所影响,现在听了杨从容的话,他只觉得自己竟然完全信服,没办法去否定。这对于他来讲并不是常见的事情。大帅问道:“你的意思是说,罗马人比那些蛮人更能干?那又怎么会被蛮人灭掉。”

“罗马人曾经精通建设,也精通武艺。等他们被灭掉的时候,也许还精通建设,却再也不精通武艺。也许那时候的罗马人连建设都未必精通。他们自己衰败,却不等于他们的前辈就没有能耐。”说这话的时候杨从容心里面生出些自豪,大宋也如罗马,饱受蛮族欺凌。但是天意不决,赵官家在灭亡之际支撑起国家,于是一切都全然不同。所以杨从容就是忍不住要替罗马辩解几句。

“既然你们这么讲,我给你们一个地图,你们就按照你们所讲的给我设计一个图出来。需要什么,就直说。”伯颜大帅不想和宋人辩论,他一直认为这种空对空的辩论并无意义。说再多,也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这些宋人既然这么自信,就让他们设计出一个非常好的庄园来证明自己吧。伯颜大帅也需要这样的设计。

就在大宋几名‘防疫专家’开始操起笔,设计庄园之时。那些得以离开的大宋同伴终于赶回了君士坦丁堡。看到熟悉的港口,不少人突然间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在九死一生之后,他们感受到了安全是多么的可贵。

这些人中的使馆人员赶紧回到使馆,却得知大使不在,他带着人员去给东罗马皇帝的庄园实地勘察去了。这些人赶紧派人给大使送信,大使接到的时候正在君士坦丁堡几十里外的乡下,罗马皇帝在这里有一处庄园。

根据测量之后,给庄园确定一条排水暗沟。暗沟的作用就是把各种生活用污水给排到庄园之外,保持庄园的卫生情况。大使本以为东罗马皇帝不在君士坦丁堡里面大量放置捕蝇器,是不信这个。结果他在庄园里面看到了捕蝇器,里面也抓到了许多苍蝇。这下大使才明白,原来皇帝陛下并不想在城里花钱搞卫生。

正在心中比较大宋皇帝与东罗马皇帝,大使就接到了消息,原本以为早就已经乘坐船只的使者团竟然九死一生的回来了。这下大使也坐不住了,勉强在这里又待了半天,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人赶回君士坦丁堡。

听完了逃回来的人员声泪俱下的描述,大使心中并没有因为他的预言正确而欢喜。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正在逼近。如果埃及已经开始流行那么厉害的瘟疫,君士坦丁堡这样的城市大概没机会避开。此时最好的办法大概就只剩下跑路。但是往哪里跑呢。若是没能和大宋本土联络好,贸然经过蒙古的地盘并不明智。可瘟疫并不会等着,难倒真的要绕南瞻部洲一大圈不成?

大使心中盘算着各种念头,一时竟然无话可说。他并不知道此时赵官家已经从礼部得知了与东罗马交通完全中断的消息。

赵嘉仁和熊裳都眉头皱起。两人并不想让在东罗马的那些人们自生自灭,那千余人中的确有些是倭国的雇佣人员,不过也有很多人乃是大宋很看重的人才。而且赵嘉仁已经有了撤出欧洲的想法,就根本不能接受这些人在当地等死。

“官家,我们是不是只能依靠蒙古人了?可我们最近在灵夏与四川杀了好些蒙古人。忽必烈知道了这些消息,还会答应咱们的要求么?”

326年年初,赵嘉仁就明确表示,今年要收复灵夏以及四川那些被占领的土地。有了22式步枪,战斗已经呈现一面倒的态势。大宋对于这些地区的非汉人还是传统手段,虽然比蒙古人文明的多,但是蒙古人也从来没有要与大宋比谁更文明。他们对于血仇有强烈的报复态度。

“这条海路肯定是走不通了!”赵嘉仁的手指在西奈半岛上无奈的敲击着。若是这里有敌人的千军万马,赵嘉仁都不会这么无奈。有一万宋军出战,便是十万蒙古骑兵或者马木留克军队又能如何。但是敌人是鼠疫的时候,赵嘉仁就没办法了。鼠疫疫苗的质量很糟糕,人体即便接种,一年内就定然无效。这在21世纪也是医学界的一个问题。赵嘉仁学过怎么治疗鼠疫,所以知道以现在的制药学水平,根本没办法治疗。

“走南瞻部洲么?”熊裳发现貌似只有这么一条道路。

“不!”赵嘉仁摇摇头,“看来只能靠大三角航线了。”

熊裳愣住了,他没听说过大三角航线。但是能让赵嘉仁说出这个名词,想来定然有不一般的地方。

16世纪开始的大三角贸易又叫做“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历时30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