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护送(一)(第2/3页)

如果没有面前几个教士和修女的话,玛利亚公主其实是很想欢喜的在花园中走动。一个小时之前,伯颜大帅的信已经送到玛利亚公主手上。得到大汗许可之后,伯颜大帅带领自己的亲军前来大不里士城迎接玛利亚公主,护送公主前往故乡君士坦丁堡。

没等公主欢欣雀跃,已经约定见面的教士与修女们已经抵达。这些人询问公主,可否愿意前去参观新建成的修女教堂。要是几天前提及这个话题,玛利亚公主也许会觉得想去看看。按照十字教公主们的传统,她们一旦守寡,就要返回娘家准备再嫁,或者返回娘家之后进修道院。

“殿下,留在伊尔汗国吧。这是教民的期待。”修女诚恳地说道。玛利亚公主已经做了好多年伊尔汗国十字教信徒的组织的精神领袖,绝大部分信徒都不希望这位根正苗红的东正教公主离开伊尔汗国。如果公主能够留在伊尔汗国的话,这个神圣正统就能继承下去。

公主态度坚定的回答让这些人失望了,“我要回到君士坦丁堡。”

教士修女们忍不住垂下头去,不管东罗马现在如何落魄,它依旧拥有千年法统。那是罗马帝国的千年法统,也是基督教世界的东正教法统。所以这些年有东罗马帝国公主的加持,伊尔汗国的十字教教众们都很有自信,祈祷的时候也觉得自己距离上帝更近一些。

“殿下还会回来么?”虽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当地的主教还是忍不住问道。

玛利亚公主没有立刻回答,沉吟一阵,她答道:“我今天累了,过几天再说。”

侍女们把这些教士和修女送走,玛利亚公主站起身走在花园里面。在君士坦丁堡,有比伊尔汗国王宫花园更美的园林。论建筑水平,蒙古的积累和造诣远不如东罗马深厚。在几棵无花果树组成的树荫下,公主坐下,拿出伯颜的信再次看起来。论起文字,现在的伯颜远没有二十年前的激情。信纸上用认真但是生疏的希腊文写了干巴巴的话,伯颜已经动身前往大不里士来迎接公主,之后亲自护送公主前往君士坦丁堡。二十年前的时候,身为十字教修士的伯颜在舞会上见到玛利亚公主,好歹是写了一首情诗呢。

便是过去了二十年,玛利亚公主还能想起那时候的感动。在遥远东方崛起的蒙古,派遣铁骑滚滚向西。所有挡在这条道路上的国家都被征服,被毁灭。蒙古大汗以及蒙古大汗手下的将领们仿佛是上帝永远的宠儿,从未遇到任何失败。拥有这样背景的蒙古使者兼蒙古修士用希腊文写出情诗。玛利亚公主到现在都能回想起自己那时候的心跳。

不知不觉间,那张简单的信纸已经被玛利亚公主在手里捏皱。等注意到这点的时候,公主连忙把信纸展开叠好,放进怀里,起身快步走回自己的寝宫。

从巴格达到大不里士不算很远,几天后,公主就得到消息,伯颜大帅到了城外。没过太久,新的消息传来,伯颜大帅已经到了宫外,现在伊尔汗国的大汗阿鲁浑已经前去迎接。公主正在化妆打扮,听到这话心中更加焦虑起来。

在镜中的自己已经是一个中年女性,虽然公主自己还能从这容颜中看出年轻时候的影子,但是大宋生产的玻璃镜子是如此的清晰,眼角的鱼尾纹,额头浅浅的皱纹,还有实际上已经开始逐渐松弛的皮肤。二十年的时光在带走了公主的青春,也带走了她曾经甚为自傲的红颜。突然间,急切期待见到伯颜的公主又不再想见到伯颜。

伯颜大帅此时正在阿鲁浑的带领下前往寝宫。新登基的伊尔汗对于蒙古大汗忽必烈亲信的大帅非常客气。原本只是听说过大汗亲军骁勇善战,亲眼见到大汗亲军两天就攻破大不里士城,伊尔汗阿鲁浑受到的震撼难以具体形容。这位伊尔汗第三次试探着问道:“大帅,大汗真的想继续西征么?”

“这是大汗决定的事情。”伯颜也再次决绝回答。忽必烈当然会西征,年轻的阿鲁浑提出了很幼稚的问题。如果他够成熟,就该对帮助他登上汗位的忽必烈表示忠诚。而不是一而再的打听忽必烈大汗的战略目标。

伯颜大帅加快了脚步,直奔他此时最想见到的人而去。战争必将开始,而战争之前最好的抚慰无外乎见到玛利亚公主。阿鲁浑也没再多说什么,一众人等在公主殿下的寝宫外面等候公主下令接见他们的命令。

在遥远的大宋,太后拥有很大的实际权力。如果皇帝年幼,太后甚至会直接摄政,成为大宋实际上的统治者。在蒙古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的确有过很有影响力的前大汗的后妃,譬如阿鲁罕的奶奶唆鲁禾帖尼。

30年前,也就是西历1250年。忽里台大会在中亚地区拔都的驻地召开,拔都在会上极力称赞蒙哥能力出众,又有西征大功,应当即位,并指出贵由之立违背了窝阔台遗命(窝阔台遗命失烈门即位),窝阔台后人无继承汗位的资格。大会通过了拔都的提议,推举蒙哥为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