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重塑体制(第2/3页)

的确,湘婷说的没错,地鬼生灵是依靠吸食忘川河水的阳气为生,而阳气最多的地方自然是最靠近刚死之人的七生门,也就是奈何桥边,地鬼最上层。

这忘川河水中的所有阳气要先喂饱了第一殿的底层民众,才能接着往下至第二殿,往往流到最底层皇族地府之时,阳气多半所剩无几,很多时候只剩至阴之气。

“所以师兄,单从地形构架看,最初的地鬼之王构想应该是将自身的地位放低,甚至放到最低,以此来供养百姓,善待臣子。”

湘婷说着转过身,微笑着看着启啸继续道:“说到体制,地鬼不仅有可以与皇权抗衡的鬼术阁,君臣相依,政法相制,还有可以亲选鬼王的镇国神器。灵性与幽王珠相通的所有候选人都必须打败现任鬼王,才能最终成为王位所有者,古往今来的地鬼之王定是一代强过一代。”

启啸闻言也站起了身,他面色严肃地回应道:“我们仙冥不一样有聆听臣子百姓所有诉求的通天铃么?先帝祥适难道不是位德本仁厚,爱民如子的君王么?几万年来他推行的各项律法均纳众臣之建,取百家之言,在我启啸看来,那就是通明,先帝就是明君!”

“我不否认他是明君。”湘婷答道,她此时的笑容已经收住了,恢复了平淡宁静的神情,“我也不否认我们仙冥目前的体制还算亲民恤民,且毫无疑问先帝的法力也是最强的,在师兄你之上。”

湘婷边说边朝启啸缓缓走去,“我们仙冥唯一不足,是选举帝王的体制。师兄,一国若真正想长治久安,绝不能是家族继承制,看看长安,咱们以前生活过的那片土地,每一王朝寿命平均不过三百余年,其后就是不断的被推翻,不断的更迭,最长传递子嗣的王朝也不过二十七代。”

湘婷此时已经走到了启啸跟前,神情严肃地继续道:“师兄可能认为,二十七代已经很多了,足够了,但这不过是因长安生灵寿命极短,很多帝王即位几年或者十几年便逝世了,如若每一任帝王的任期都可如我仙冥一样长达万年,那么帝王之位的候选人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家族继承制的弊端若放在我仙冥,就会被暴露得更为明显,更为彻底。”

启啸明白了,湘婷之所以幕后指使三皇子祥国梁谋害自己的两位兄长,不过是因为他们的灵力平平,大皇子元垡自幼不太上进,二皇子徇方虽懂事好学,但战力也不如自己和李渊,与其父祥适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这么一比较,三皇子祥国梁确实是王位继承人的最好人选,要知道当年启啸拼尽了全力,也只能与之打成平手。

“最开始,你一直是希望三皇子继任天帝。”启啸道,他这句话不是问题,而是自己经过推理,直接给湘婷的初衷下了结论。

湘婷点了点头,“不错,当时我没有能力,也不想大刀阔斧的改革,去推翻一个稳固的王朝,既然皇族子嗣中已经有了最理想的接班人,顺水推舟即可。”

“只是你完全没有想到三皇子国梁也会战死瀚索湾,对?”

“是,我承认,国梁的死,确实是我意料之外的。因为催动汲魄不需要心经,已经是我跟国梁之间,甚至很多天恩弟子心中公开的秘密,只不过因先帝亲手所设的封印,大家都无法直接取下而不自损万年修为,即使不顾后果地公然去抢,也会如先前的青水真人一样,死在师兄你的手里,落下个偷盗国宝的罪名。”

“所以你们才想到了青剑,才想到可以借他好好利用一下玄鸳。”

“是的,我承人瀚索湾大战的一切都是我跟国梁策划好的,都已经过去一千年了,我也可以告诉师兄我们的计划。国梁安排的几个守军会在修筠差不多取下汲魄时正好赶到,目击事情的经过,以此作为发兵的理由。而后国梁会立刻隐身尾随修筠,在她返回玄鸳的路上偷偷将汲魄盗回,我们都断定那已经丧失万年修为的修筠身体肯定很弱,从她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偷回汲魄应该不是难事,在我看来,只要大战之时汲魄在国梁手上,那么大皇子和二皇子绝对不是他的对手,他一定会凯旋而归,他会成为夺回国宝的英雄,他会毫无疑问地成为当朝太子。”

“那为何当国梁死后你建议子羽不再让他复活?”

“因为匪夷所思的瀚索湾大战,那场战争的结果让我看到了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而这个因素如果我猜得没错,是三青神族。师兄你可曾记得瀚索湾结界,那个封印了玄鸳一千年的瀚索湾结界,天山肃钰都破不了,只能说明设下结界者也是神族,而且是比肃钰法力还要强大的神族。”

“即便设下结界者是神族,这又与你不让国梁复活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