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终卷) 定鼎 第四十五章 相臣人选(第3/4页)

虽说赵醉鬼儿在当世建造匠术之上有着极深的造诣,但崇学馆初立之时,林缚没有将赵醉鬼儿列为崇学馆学士之列。倒是他开创性的利用煅烧石浆之法,林缚只能捏着鼻子,不管他人的反对,将他列入崇学馆学士之列,许他开馆立学,以便能将他的建造匠术及煅烧之新学能继续发展,发扬光大。

当然,能开创煅烧石浆之法,也离不开整个新学大发展的背景。

赵醉鬼此时经窑煅烧而成的石浆,性能已与婆罗山灰相仿,但对窑温要求极高,差不多达到跟琉璃窑同等的火力才够,需要用高丽输入的优质山南煤,煅烧成本才能降下来,才能优于海路运婆罗山灰过来。不然就算发现新式浆料的煅烧之法,也根本没有实用的可能,就如同以往琉璃器只是大富大贵之家的玩物,断没有机会走进寻常百姓家。

除了婆罗火油、婆罗山灰以及当地的金银铜锡等物给运回中原来,江淮等地对南洋另一种特产,需求也格外的大,那就是产自柔佛国的蕉麻。

中原用麻制衣、制网、制绳的历史已经有数千年,但中原所产的麻类作物,不耐腐蚀,易腐烂,“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原意倒不是说渔人懒惰,而是麻质渔网浸水后不及时晾晒,腐烂极快。在近海捕捞及海航时,麻质渔网及麻绳的腐烂问题就更加的尖锐,突出。

林缚原以为这种问题要解决,要等到尼龙生产出来。不过要等尼龙生产出来,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驴月。

铁丝绳的成本极高,无论是军用还是商用船舶,目前还只是在关键处才会采用铁丝绳。麻绳易腐烂,大不了换勤快一些,毕竟有海贸的厚利撑着,还不至于换不起。柔佛蕉麻的发现,一下子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蕉麻产自柔佛国普遍种植的芭蕉树,当地人使用蕉麻制衣、制绳、制网、编席,也不知道有几百、几千年的历史。蕉麻制物,质轻、坚韧,特别是在海水里长久浸泡也不易腐烂,几乎是眼下能找到的,最优质的编织渔网与船用缆绳的原料。

最初南下南洋的船队,还主要是从柔佛国收购现成的渔网、麻绳,蕉麻的特性给进一步证实之后,到今年南下南洋的船队,就开始大规模从当地收购蕉麻原料,以供应江淮的制绳、制网工场使用。由于蕉麻的优质特性,军部还将其列入严格外流的军需物资之列。

眼下淮东新产业的强劲增长,可以说是新学奠定了基础,但诸多有着优质特性的新物种大规模使用之直接刺激作用,也日益明显。

在新学里将博物学单列,也是意在鼓励去发现、应用新物种。毕竟要等格物学发展到能大规模合成新物种的阶段,也许要上百年、几百年。而大自然本身就是蕴藏着无数的瑰宝,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就能为新学、新产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林缚起念在海州、江宁、崇州等地先设博物馆,除了激励博物学的发展,还是要向世人展示新学发展的成就,也是要世人走进博物馆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更直观的开眼看世界。

建设博物馆,不是简简单单的造一座建筑,还要尽可能齐全的收集物种,还要对之分门别类以及鉴别特性,也是当前博物学要做的主要事情。眼下只是先把框架立起来,物种收集及分门别类的工作还要慢慢地去做。

※※※※※※※※※※※※※※※※

林梦得、刘师度午后就离开海州南返,海州城又恢复往日的平静。

但到午后,又下起雪来。林缚无事在雪院里练了一趟刀,额头微汗,看着宋佳与捧着大肚子的刘妙贞走进来,拿白布抹刀收好,披起衣裳,走到廊下。

宋佳感慨道:“两个烦人的家伙总算是走了……”

林缚哈哈一笑,又颇为可惜地说道:“可惜刘公年岁已高啊!”

“哦?”宋佳诧异地看着林缚,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说出这种的感慨。

林缚搀着刘妙贞坐下,他则随意地坐在打有雪粒的栏杆上,也不觉凉。

他一直在考察能真正代他主持枢密院的人选,也是新帝国的相臣人选。

林续文身为林氏宗族之嫡首,不合适出相,林缚将来打算让他接替林庭立主持公府会议,而不会叫枢密院丢给他主持。

林梦得在处理实际事务时,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他身上也是有严重缺陷的,他是将来的相臣之一,但叫他全面主持枢密院,则不合适。

作为新帝国的相臣,不仅仅要能够接受新学、新政,更要有能力主动引导新学、新政的发展。

刘师度虽然显得有些保守,虽然是旧系官员脱胎而出的人物,但他长期历任海陵、淮安等地,又领过盐铁司,主持过盐铁榷税新政的实施,有着丰富的治政经验,还是就是他能从新学、新政上自发的产生新思维。在林缚看来,刘师度身上最为难得的,是林梦得等人所不及的大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