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从今以后,海洋是华夏的采邑(第2/3页)

阿雅连忙点头,心里很是期待。

这时她们已经很是接近韩跃,任静没有领着大家继续上前,阿雅等人也知道那位陛下现在肯定很忙,直接过去拜见的话肯定十分失礼。

忽然海面有一声巨响,但见一道巨浪冲天而起,在场百姓全都发出一声欢呼,然后所有人目光全都看向那位陛下。

阿雅和小伙伴有些不解,旁边任静却嘻嘻一笑,柔声解释道:“陛下要做出海动员了呢,百姓们早就盼着这一刻,你们看看人群中那些学子,是不是个个手里都拿着纸和笔?咯咯咯,陛下文才盖压一个时代,他每次动员讲话都有澎湃人心的言辞,这些学子最喜欢记录陛下的诗词,然后拿回家当做传家宝……”

阿雅诧异看去,果然见到人群中站着许多小书生,他们手里拿着纸和笔,很多人都被百姓们挤得东倒西歪,但是小书生们并没有开口呵斥,似乎并没有把自己看成读过书的人上人。

他们一边苦苦和百姓争夺立脚之地,一边双眼放光看着前面那位陛下,有几个聪明的家伙高高把手举过头顶,以此来保护手里的纸笔不被挤坏。

阿雅心中一动,连忙也掏出了自己的纸和笔,作为一个虔诚对待学问的学者,她必须把今天的一幕记下来。

也就在这时,他看到那位陛下脚下微微一弹,然后他挺拔修长的身躯离地而起,仿佛随风飘摇一般飞上了岸边的铁甲舰。

“这是神奇的轻功,是神奇东方的神奇轻功……”阿雅奋笔疾书,用文字开始记录道:“就好像西方的天使可以飞天,东方的轻功者同样也可以飞天,但是他们背后没有翅膀,轻功的神奇让人无法揣度!”

阿雅不断记录,很快写满了一张纸,她对韩跃的描写明显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对于轻功这种东西的描写也存在着太多的夸张,旁边任静探头看了一眼阿雅所写,脸上显出一种想笑又不好意思笑的颜色。

阿雅的小伙伴里有人会画画,此时也拿着纸笔在描绘韩跃的影像,任静同样探头瞥了一眼,愕然发现小姑娘把自己夫君画的很是离奇,气势宛如天神,凌空站在云中,奈何背后竟然多了两道翅膀,脑袋后方也画了一个光圈。

“这还真是……”任静哑然失笑,好半天才找到一个词汇形容,满脸古怪暗暗道:“这还真是东西合璧,夫君竟然被你们画上了翅膀,如果被家里的那群好奇宝宝知道,说不定又要追着问一问为什么!”

就在这时,韩跃终于在铁甲舰上发出一声清啸,嘈杂的码头顿时人声一静,所有人全都把目光投视过去。

“要开始了!”

阿雅心里轻轻一颤,不知为何只觉得双手都在发抖,她努力握着手里的纸和笔,生怕漏掉了那位陛下任何的语言。

韩跃卓然昂立船舷,目光放眼微微一扫,他陡然伸手一指身后大海,扬声高喝道:“时光匆匆而过,转眼已是五年,朕,昭武,犹记得华夏帝国建立之初,三百万百姓移民而来,九百万土著携手并进,那时候,咱们没有存粮,要到地里挖芋头吃,那时候,树皮也是菜肴,用开水煮后认为是一种美味……”

整个码头黑压压全是人,然而满场寂静无声落针可闻,许多人遥想当初白手建立国家的往事,眼睛里隐隐竟显出一丝恐惧。

那时候真苦啊,大家到底是怎么撑过来的呢?

只听韩跃大声又道:“然而穷,拦不住华夏的臣民,饥与饿,吓不住汉家的百姓,我们白手起家,在浩瀚岭南开拓出一方富饶之土,如今,国库充裕,衣食丰足,但是人不能满足眼前,永远要为了未来而奋斗!”

不愧是动员之词,果然能澎湃人心,阿雅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却隐隐有些迷惑,她忽然感觉这位陛下的语言很是直白,听起来竟然有种西方化的味道。然而东方之人不应该张口之乎者也么,这位陛下还真是个奇怪的人。

韩跃还在大声说话,声音清晰的笼盖全场,他继续道:“朕曾说过,天下极大,大到不可想象之际,海洋极广,直有陆地两倍还多,所以我们要走出长久生活的陆地,踏足浩瀚无际的海洋,我们扬起张扬的风帆,我们驰骋无尽的水面,我们要做的不是征服,我们要做的是把华夏文明散播四方!”

“好!”

码头上忽然响起大声欢呼,一群手持纸笔的小书生嗷嗷开始叫唤,有人壮着胆子努力挤上前边,仰头对韩跃大声道:“陛下还请一诗,吾等翘首以盼!”

就知道是这样,似乎华夏帝国的臣民已经习惯了,只要是陛下出现在大场合之中,不赋诗一首总觉得意犹未尽。

韩跃也很痛快,大声回了一句“好”,他负手望着这个小书生,忽然语气和蔼打趣道:“朕念诗可能会很快,就怕你记录的速度跟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