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第3/6页)

然而,若论文韬武略,宋江才具平平,并无过人之处。他之所以被拥戴继晁盖之后坐上山寨的头把交椅,主要是缘于其素日在江湖上建立起来的急公好义的显赫名声,以及当时名义上的副帅地位,而非是缘于其具备卓越的领袖才干。宋江本人心里十分清楚这一点,因此在嗣后选拔山寨的副帅时,便甚为慎重,生怕造成喧宾夺主之势。山寨里颇有几位文武双全的将领,堪当副帅大任,就是因了这个缘故,均迟迟压着未予提拔。众人只道宋江是在搞平衡,暂时倒都相安无事。

但是宋江担心,这第二把虎皮交椅空着,迟早会生乱子,很想尽快地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数月之前,有大名府龙华寺僧人法名大圆者,外出游历路过梁山泊,被宋江慕名请上山寨做道场,于闲谈中提到了河北的玉麒麟卢俊义。当时宋江的心中便一动,思忖卢俊义这个人倒不失为一个上佳的副帅人选。论社会威望,论文武才干,此人均胜于山寨诸将,若将其置于众将之首,他们不能不服。而山寨里的多数将领,俱为自己的亲信故友,亦不怕卢俊义上山后强龙压倒地头蛇,神大欺庙与我宋某人分庭抗礼。如可邀得此人上山,那副帅难题即迎刃而解矣。

但那卢俊义好端端地在大名府做他的庄主员外,怎么会上我梁山泊来落草呢?宋江觉得此事匪夷所思,当时仅仅那么一想,也就罢了。

后来楚红上山,带来了有关卢俊义的消息,又勾起宋江的这个想法。他感到这里面似乎是有机可乘,就派出了细作,去大名府打探事态的发展。今日听燕青备述过事情原委,不禁暗喜道,真乃天助我也。小梁山那帮鸟人装神弄鬼将卢俊义陷于死地,若我梁山泊义军挺身而出,拯救其于枷锁屠刀之下,他卢俊义岂有不归顺我宋江之理哉!

这种心情自然不能在燕青面前露出。因此宋江乃故作深沉莫测状,并不立刻应允燕青的要求。俟燕青随杜迁离去后,宋江在房中略踱了几步,便对吴用表明态度道,小梁山假借我梁山泊名义行此卑鄙勾当,无辜陷害卢俊义于水火中,实是可恶之至。为山寨名誉计,我梁山泊对此事恐是难以袖手旁观。军师意下如何?

那军师吴用原是个落第秀才,在乡间教书时,便与江湖中人多有往来,遇事为之出谋划策,历练得非常圆滑。他与晁盖、宋江都是多年的老相识,又是最早随晁盖落草者之一,对山寨里的人际关系洞若观火,岂有揣摩不透宋江心思之理?再者,从他与宋江的关系上考虑,宋江坐稳了山寨的头把交椅,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此听得宋江表明态度,他马上赞同道,大哥所言极是。燕青不远千里来我梁山泊求助,乃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如若我们推托不管,岂不寒了天下义士之心。况那卢俊义乃盖世英才,若能救得他出来上山入伙,我梁山泊正无异于如虎添翼耳。

宋江拊掌笑道,吴军师之言正合我意,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也。便与吴用计议决定,连夜派出专司外出打探情报的头领神行太保戴宗赶赴大名府,会同并指挥先期派出的细作,将官府羁押审讯判决卢俊义的所有情报准确地搞到手,使用地下驿站快马传回,以便山寨相机组织施行稳妥可靠的营救行动。

燕青在山寨的寓舍榻上辗转反侧了一夜。没有得到宋江的肯定答复,心里总是踏实不下来。清晨起床后,略略洗了把脸,胡乱喝了一碗米粥,燕青正欲再去求见宋江,吴用却先到寓舍看他来了。

吴用开门见山地告诉燕青,卢俊义之事虽与梁山泊无干,但宋江宋寨主急公好义,从来是为朋友两肋插刀。我们与卢俊义虽然未曾谋面,却是久闻其名,知其是条好汉,愿意结交这个朋友。宋寨主已经连夜差人前往大名府打探消息,一俟情报搞确,便可择机动手。

一番话说得燕青感激涕零,当时他就要去面见宋江跪拜谢恩。吴用笑止道,那就不必了,谢恩也不在一时,来日方长嘛。这几日须耐心等候消息,闲来无事,可让杜迁带你在山上水边转一转,观赏观赏我梁山泊的气象,看看此处是否乃英雄用武之地。

燕青听得出,此言是邀他入伙之意。在奔赴梁山泊的路上,燕青也曾考虑过,假如真的搬动梁山泊人马救出卢俊义,那么自己和卢俊义的处境便也是与楚红相仿,除了落草,别无选择了。但落草为寇毕竟事关重大,而且对梁山泊的情况他现在尚不真正了解,所以此时燕青不敢贸然吐口,只是含蓄地对吴用道,多谢吴军师美意,燕青正想就此领略一下梁山泊虎寨雄威。

接下来的几日里,燕青便随着杜迁,在山寨各处遍游了一番。所到之处,但见皆是营盘齐整,秩序井然,职责分明。虽然已是天寒地冻时节,无论水师陆旅,士兵的操练仍是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尤其是作战阵法的演练,竟如朝廷的正规军一般,进退有致,变幻多端,一望可知内中必有高人指挥。燕青边看边在心里赞叹,这梁山泊到底名不虚传,远非寻常蟊贼草寇可比。这些人将来或许有些大作为,亦未可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