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袁世凯的崛起(第2/5页)

1906年,袁世凯在保定成立了陆军军官学堂,后来的民国“总统”蒋介石就是毕业于这个学堂,由此可见这个学堂对于近代中国军事的影响力。

袁世凯不满足于北洋新军的称号,请求朝廷将自己的六镇兵马改名为陆军一镇、二镇、三镇、四镇、五镇、六镇。为了向全国人民展示自己军队的战斗力,袁世凯决定找个时间来演习,演习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国内外很多军事家都在一旁观看,纷纷夸奖陆军六个镇的战斗力。

这次演习让袁世凯名声大噪,成为了国际军事界明星。随之而来的是军队的扩大,他的军队很快就扩展到九万人。由于这些军队很像是袁世凯的私人卫队,所以引起了朝中一些守旧派的不满,很多人向慈禧进言,说袁世凯已经威胁到大清的江山,最好是除掉。

不过,当时朝中第二把手奕劻是袁世凯的好友,他早已被袁世凯买通,所以使劲为袁世凯说好话。一时半会儿,袁世凯倒也没有什么危险。

袁世凯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慈禧对自己的崛起是很不放心的,他很想知道慈禧的态度,但是怎样才能知道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慈禧身边的太监来了解,李莲英是慈禧最信任的太监,袁世凯首先想到贿赂李莲英。不过,李莲英权倾天下,跟慈禧的关系太近了,一个不慎,可能就会好心办坏事。

所以,袁世凯把收买对象重点锁定在马宾廷的身上,马宾廷也是一个太监,地位比李莲英要低很多,跟慈禧的关系不是特别近,但是也能跟慈禧说上一些话儿。为了笼络住马宾廷,袁世凯甚至和这个太监做拜把子兄弟。由此可见,袁世凯这人做人做事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袁世凯毕竟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慈禧就算怀疑他,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再说了,袁世凯处处小心,也算是个识时务的人吧!就这样,袁世凯做了五年安稳的总督。

1906年,社会又开始动荡起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宣传“驱除鞑虏”的思想在全国各地得到响应,同时西方的君主立宪思潮开始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君主专制感到不满。

排满潮流的出现引发了满族贵胄的恐惧感,袁世凯是当时最有势力的一个汉人,他们很担心袁世凯最后会成为端掉清朝的那个人。而且,袁世凯也是主张君主立宪的,他曾上书实行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还要求清廷撤销军机处。

袁世凯的做法引起了慈禧的反弹,君主立宪制想也别想,撤销军机处也不可能。慈禧不仅没有按照袁世凯的要求去做,还将兵部改为陆军部,任命铁良担任陆军部尚书,此举等于是用铁良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很多传统保守的汉人官僚也对袁世凯很不满,最典型的莫过于军机大臣瞿鸿机。瞿鸿机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士大夫,他是一个清官,信奉忠君爱国的思想。袁世凯想要拉拢他,几次给他送上厚礼,都被他拒绝。

除了瞿鸿机之外,朝中还有很多大臣指责袁世凯位高权重,已对君权构成威胁。

袁世凯看到自己终于引起了清廷的不满,也算是识时务,主动请求朝廷撤去自己身上八个兼差,还请求清廷收回自己陆军一镇、三镇、五镇和六镇的兵权。袁世凯这么做本是以退为进,希望慈禧信任自己的忠心,并继续让自己掌握兵权。他万万没有想到,慈禧居然连客套话都没说,直接接受了他的“请求”。

就这样,袁世凯一下子就失势了,不过他根基深厚,随时都有可能东山再起。

大起大落

很快,袁世凯的机会就来了。1906年,日本和沙俄在中国东北剑拔弩张,双方都不把清廷当回事。慈禧派遣贝勒载振和军机大臣徐世昌去东北了解情况。

徐世昌跟袁世凯是好哥们,他和载振先到天津,在天津拜会了袁世凯。袁世凯将载振伺候得舒舒服服,然后送他们上路。临行前,袁世凯还让手下的马仔段芝贵跟着他们去东北。

1907年1月,载振等人从东北回来,再次经过天津。袁世凯又行地主之谊,盛情招待载振等人。

袁世凯听段芝贵说,载振特别爱听戏,便请了一个戏班为载振唱戏。其中,有一个名角叫杨翠喜,这女人不光戏唱得好,长得也是千娇百媚。载振听戏听得入了迷,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杨翠喜。一旁的段芝贵立即看出载振的心思。

散场后,段芝贵让人找到杨翠喜的住处,花了一万两银子把杨翠喜赎出,还给了她一份丰厚的嫁妆钱,然后风风光光地把杨翠喜送给载振。

载振回京后,大夸袁世凯和段芝贵。没过多久,段芝贵又弄来十万银票孝敬奕劻。段芝贵的后台老板就是袁世凯,袁世凯之所以在此时不惜下血本是因为一桩重要的买卖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