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如何提升口述史的可信度(第3/7页)

既然我们并不因为文献、实物并不绝对可靠就弃用它们,既然所有的资料都需要经过甄别,我们为何要独对口述资料因噎废食呢?重要的是,甄别口述史料,在制造口述史料时就努力提升其可信度。

三 我们接触到的历史文本的产生过程

在讨论提升口述历史可信度的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行分析我们接触到的历史文本的产生过程。在笔者看来,它分为以下九个阶段。

0 客观的历史:为当事者(亲见者、亲闻者)所经历,一去不复返。是的,我们可以通过摄像把影像和声音留下来,但我们没法拍摄大脑的活动,而复原当事人思考和决策的过程正是历史研究之关键。

1 脑中的历史:客观的历史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也即当事者所认识和把握到的历史。而当事人的观察和认识渗透有期待和理论。我们在观察周围的世界时,往往是处于浏览状态,只有那种合乎预期或者特别奇怪的信息才能吸引人的注意,在大脑中留下印痕,对其他信息则视而不见迅速过滤掉了。

2 当事者记忆中的历史:只有极少数脑中的历史或信息会在事发当时被以或简或繁、或误或正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头脑中相对较为繁杂的历史迅速隐藏到黑暗的区域或潜意识中,只有一小部分在显意识中时隐时现,而这就是当事者记忆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显意识中关于某时段的历史点越来越少,最终可能全部湮没。

3 当事者讲述的“历史”:因为种种原因,当事者会将记忆中的历史讲出来,甚至写下来,而这个过程必然包含取舍或剪裁——从记忆中挖掘出一些点,将其穿成一条比较有条理的线。取舍或剪裁必然涉及当事人的愿望,并合乎他所认可的理论或假设。

4 在传播中迅速变形的“历史”:如果当事者讲述的“历史”不同寻常、足够有趣,它会不胫而走。而传播者往往会添油加醋,或者以讹传讹,不管是哪种情况,其结果都是迅速变形,而原本有价值的史料,就变成了传说、故事、小道消息,或者流言蜚语。

5 学者主动访谈当事者所得到的口述历史:听到一些传言后,学者带着问题主动去访谈相关人士。然后,把有价值的访谈从声音变成文字,有访谈当时形成的,有回去后誊录、整理出来的,有经受访人签字认可的,其完整性、准确程度各不相同。而这个过程,必然包含对历史记忆的采掘、剪裁和重塑。

九类历史(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6 为历史学家(含口述史家)所采信和记载的历史:历史学家多方收集各类史料,既包括当事人事发当时的记录、一两天后的追记、天长日久后的回忆录,又包括对当事人、知情人的访谈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访谈稿。在收集、考证、消化这些史料之后,历史学家运用或明或暗的理论框架,将所采信部分史料连缀成某个有条理的叙事发表出来。这里面既包括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也包括对历史事件的解释。而历史解释和科学解释是迥然有别的。科学解释意味着用自然规律和初始条件来演绎出某个结果,初始条件和结果之间是因果关系,这种前后关系是可重复、可检验的。由于人类活动并无多少牢不可破的定则遵循——就连“食色性也”、趋利避害这种倾向也有例外——历史解释只能靠以己度人来揣测当事人的心理,对当事人的选择做一种相关性的解释,很难重复,很难验证,具有无限的开放性。

7 教科书和大众传媒中的历史:历史学家发表史学成果后,教科书作者、大众传媒会对其进行加工、传播和再创造,又会产生一些新的文本。

不少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具有意识形态性,带着统治阶层的意图。它们对学界研究成果的吸收,往往会拖延较长的时间。而大众传媒,尤其是视听媒体中的历史,不但有意识形态性,还有娱乐性、商业性,戏说味道很浓。

8 在人群中传播的大众历史:接触教科书和大众传媒中的历史文本后,人群再对其进行再次、三次……n次传播。跟4类似,文本也会在传播中迅速变形,虽然这种变形可能因有教科书和大众传媒中的文本可供查证而较易得到纠正。

每个人都在亲历自己的历史。但关于自己之外的事情,人们接触到的,通常是第8、7、6类历史文本。口述历史工作者要做的,主要是找到亲历者或见证人,做第5类工作。官方意识形态对第3—8类历史均有压力,并很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四 影响口述史可信度的因素

了解历史文本的产生过程后,我们可以进而分析影响口述历史可信度,尤其是口述资料精准度的因素。左玉河教授曾针对这个问题做过精彩的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