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突围(第3/4页)

种种迹象证明,如果不出意外,王陵肯定是继雍齿之后,第二个从背后砍插刘邦一刀的仇家。可世间之事,人算总不如天算,就在王陵的使者和项羽谈妥条件,并准备返还的时候,有一个人立即跳出来打乱了项羽的如意算盘。

破坏项羽招降美梦的,不是别人,恰是王陵的母亲。那时,王母瞅到一个机会,秘密告诉王陵的使者,叫他务必转告王陵,一定要一心一意跟着汉王混,仁者刘邦必得天下,暴君项羽必失民心,千万不要为了母亲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更意外的,王母为了断绝王陵变乱之心,拔剑自杀,以绝后路!

王母的鲜血溅射一地,她缓缓地倒下了。王母这自刎的一剑,也仿佛割在了项羽的咽喉上,他痛得半天回不过神来,他彻底抓狂了。真是个不识抬举的老东西,我项羽前世与你无仇,今世还好心伺候你一回,竟然还骂我暴君。老东西,既然你咒我早死,老子也让你死不安宁。

于是,盛怒之下的项羽,做出一个极不英雄,亦极不孝道的一件事:把王陵母亲的死尸丢到油锅里烹了。

项羽烹王母的消息,迅速传到了王陵耳里。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词语能够形容王陵此时无比悲愤的心情,天打雷劈的项羽,你听好了,今生今世,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一个偶然事件,就此改变了两个人。王陵,从此将无比坚定地跟随刘邦,与项羽血战到底。项羽,像一头勇猛的狮子,前面等着他的将是重重围猎,和那无处不在的沼泽陷阱。

此时,世界的另一边,刘邦的军队再次打到了韩地——张良的故乡。血战当前,项羽鞭长莫及,只有任命一位叫做郑昌的为新韩王,前往韩地迎击刘邦。奇怪,韩地明明有个韩王成,项羽为何又任用了新韩王?

让项羽来告诉大家答案吧,其实,在刘邦还没有打出汉中之时,他早就把韩王成杀了。项羽杀韩王成有两个理由,第一,在军事才能上,韩王成实在是个废物。第二,在做人处事上,韩王成又实在是个不识抬举的东西。

当初天下诸侯将反秦事业做得轰轰烈烈时,韩王成非但不为反秦事业添砖加瓦,反而天天被秦军追着屁股狂殴,这种人,无非就是拖后腿,不是废物又是什么?但是,项羽在戏水宣布封王时,废物韩王成还是有幸成为十八个诸侯王之一。项羽之所以暂时保持韩王成的爵位不变,是念他这个王是当初项梁亲口所封,然而当项羽听说韩王成的丞相张良送刘邦进入汉中,他决定改变主意。

项羽忌妒刘邦,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既然项羽再次封韩王成为王,那他就应理所当然地归附西楚,可事实是,你韩王成没见对项羽做出丝毫贡献,反而放任张良与刘邦交好,这不是明摆着不把我这个西楚霸王当回事吗?

韩王成的态度已经超出了项羽的忍受范围,不杀韩王成,简直无法泄心头之愤。于是,项羽在戏水罢兵东还时,不但不把韩王成放回韩国,还把他劫往彭城,先是削王为侯,其后不久,再加杀害!

可此时对项羽来说,天下牛鬼蛇神是何其多,他仅仅任命郑昌抵挡汉军是不够的,必须得亲自出马。可问题又来了,他不是三头六臂,除了对付西边的刘邦外,东边齐国的田荣,北方的彭越及蠢蠢欲动的陈馀都让他头痛不已。彭越和陈馀现在还没成多大气候,他重点对付的应该是刘邦和田荣,于是项羽就在想一个问题,我到底是先干掉田荣,还是先教训刘邦呢?

田荣?刘邦?刘邦?田荣?刘邦和田荣这两个名字,像两团鬼火一样在项羽眼前晃来晃去,他真不知伸哪只手去打。就在这关键时刻,项羽突然收到了张良的两封书信,这两封书信立即改变了项羽的决定。

张良这两封书信是这样对项羽说的:汉王是因为失去关中才发动战争的,如今他已经满足于所得到的,所以绝无东进的威胁,您不必担心。齐国田荣想联合赵国的赵王歇打楚国,您应该去干掉他们才对。

口说无凭,张良把田荣和彭越联合反楚的公告也夹带给项羽来了。

天下了解项羽性格的人太多了,但是要张良这样恰如其分地抓住项羽心理弱点的人,那是少之又少。第一,项羽你把刘邦的东西抢走了,刘邦现在把它抢回来不应该吗?第二,东边齐国的田荣从始至终,从来没说过服你楚国一句话,且全天下就他对你项羽叫得最凶,难道你不该打他吗?

经典,太经典了。张良分析得一点都没错,刘邦至少在鸿门宴上给我装过孙子,田荣呢,他却总是像条恶狗一样向我吠着。就这样了,干掉田荣,下一个就是刘邦!

于是,项羽决定暂时放弃刘邦,率领部队向齐国发动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