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3章 失败的炮击(第2/3页)

我的回答让崔可夫感到有些意外,他瞪大眼睛瞧了我一会儿才说:“难道你不知道这种重型榴弹炮,是装在重型履带式拖拉机的底座上,属于可以自行的火炮吗?”

我摇了摇头,有些尴尬地说:“我还真没见过这种火炮,不过听您这么说,相信用它来摧毁德军的要塞,是非常有效果的。”

“不过这种火炮的缺点,就是射速太慢。”崔可夫有点遗憾地说:“差不多要四分钟才能发生一发炮弹,它们要摧毁德军的防御,估计还需要点时间。”

“不急,崔可夫将军,不用着急。”我见崔可夫有点坐卧不安的样子,连忙安慰他们说:“夺取波兹南的任务,上级本来是交给科尔帕克奇将军的第69集团军,不过他们以前被德军牵制住了,无法快速地向这里推进,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这里等待他们的到来。”

对要塞的第二轮炮击,在半个小时后再次展开。这次我和崔可夫登上了建筑物的楼顶,在那里观看炮兵的表演。

随着波扎尔斯基的一声令下,上百门不同口径的火炮,同时对德军东面的主要入口方向实施炮击。在山崩地裂的巨响中,要塞爆出团团刺目的光晕,一簇簇火球冲天而起。我军密集的炮弹没完没了地砸下去,我根本看不清的炸点,只看见到处都是爆炸、到处都是火光,德军的要塞被笼罩在一片火海和硝烟之中。

我感觉到脚下的地板在微微颤抖,便放下望远镜扭头对崔可夫说:“崔可夫将军,面对我军如此密集的炮击,德军的要塞一定会支撑不住的。”

崔可夫也放下瞭望远镜,冷笑着说:“我们的B-4榴弹炮,一门就能摧毁一栋建筑物,更何况这次是36门同时开火,而是还有几十门大口径的榴弹炮和加农炮的配合,我相信在炮击结束后,德军的要塞就会变成一片废墟。”

我扭头问工程处处长特卡琴科:“将军同志,工兵们都做好架桥准备了吗?”

“是的,方面军副司令员同志。”特卡琴科望着远处硝烟滚滚的战场说道:“架桥的工兵都部署在离要塞五百米的地方,只等炮击一结束,他们就会立即赶到壕沟前,为坦克架设可以通行的桥梁。”

听说工兵已经准备就位,我的心里也踏实了许多,只要我们的坦克能通过前面那条宽阔的壕沟,那么攻击德军的核心堡垒,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不过我们这种美好的愿望,都随着炮击结束,笼罩在要塞上空散去的硝烟而化为乌有。只见经过重炮猛烈炮击的德军外围要塞,依旧保持着大体的完整。墙壁上坑坑洼洼的,少有被洞穿的位置。而炮弹落在堡垒和三角堡的土质覆盖层上,爆炸后也仅留下一个弹坑,就像用铲子挖掘已耕耘过的土地一样。

“见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崔可夫看到这一幕时,不禁惊得目瞪口呆,他忙不迭地抓起旁边的电话,让接线员接通了炮兵指挥部后,冲着话筒大声地问:“喂,波扎尔斯基将军,你告诉我,你们刚刚是用B-4榴弹炮在炮击德军的要塞吗?”

“是的,司令员同志。”波扎尔斯基肯定地回答说:“36门B-4榴弹炮都参与了刚刚的炮击,但德军要塞的坚固程度,显然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如果要想摧毁敌人的要塞,我看只能使用专门的混凝土破坏弹。”

“能有效果吗?”崔可夫追问道。

“很难说,司令员同志。”波扎尔斯基有些为难地说:“据我们了解,德军的要塞墙壁厚三米,而我们的这种混凝土破坏弹穿透只有0.7米,爆炸后效破坏0.3米,总破坏混凝土的厚度为一米……”

“行了,你不要再给我说什么专业术语。”崔可夫不等对方说完,便打断了他后面的话:“你就只需要告诉我,混凝土破坏弹是否能摧毁德军的堡垒?”

“理论上是可以的。”波扎尔斯基字斟句酌地说:“只要我们的炮弹连续三次击中同一个位置,就能洞穿德军的要塞墙壁,不过耗费的时间稍微长了点。”

“只要能打穿敌人的要塞墙壁就可以了。”崔可夫有些性急地说:“你立即安排人去准备这种炮弹,我们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突破德军要塞的防御。”

不过这种特种炮弹,不是想用马上就能准备好的,至少要一两天的时间,才能从后方运到,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只能采取对要塞围而不攻的战术。

崔可夫背着手在指挥部里来回地走动着,不时还停下叹两口气。我有心劝他两句吧,却发现自己有些无话可说,只能保持沉默,坐在位置上盯着来回走动的他。

就这样在屋里来回地走动了十几分钟,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似的,忽然停住了脚步。在原地站了几分钟后,快步地走到了我的面前,小心地问:“丽达,我记得你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曾研究出一种自制火炮,对付德军的阵地是非常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