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巷战(下)(第2/3页)

听谢杰里科夫提到了战斗小组,我忍不住好奇地问:“谢杰里科夫同志,你说的是什么战斗小组啊?”

我的这个问题把谢杰里科夫搞糊涂了,他诧异地说道:“还能有什么战斗小组,就是三个人为一组,以班排为单位,贴着街道两侧的建筑物,交替掩护,快速向前推进啊。司令员同志,要知道这种战术,还是您最早在独立师里推广的呢。”

谢杰里科夫的回答,让我感到很欣慰,到底是在斯大林格勒锻炼过的指挥员,打巷战的经验就是丰富,看来他们肃清城西的德军,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结束和谢杰里科夫的通话后,巴克索夫走了回来,向我报告说:“司令员同志,我已向202团下达了作战命令,如今部队正在开始集结,大概半个小时以后可以投入战斗。”

对于巴克索夫的这个安排,我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点了点头,随后又对站在旁边的胖中校说道:“中校同志,假如我没有搞错的,你的部队在对德军的防御工事发起进攻的时候,一定是采用了密集的作战队形,成群结队地朝前冲吧?”

胖中校听到我的这个问题,脸上露出了茫然的表情,接着一头雾水地问道:“是啊,司令员同志,我们进攻时都是采取密集的队形,这样做,可以形成局部的火力优势。”

我一听胖中校这么说,哪里还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进攻失败,因此说话时,语气里带着严重的不满:“中校同志,打巷战时,这种冲锋方式是完全错误的。真正能在行进中射击的,也只有前面两三排的战士,再后面的战士因为被自己的战友挡住,根本无法射击。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当敌军的火力凶猛时,我们绝对多数战士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就倒在敌人的枪口之下。”

巴克索夫等我说完后,插嘴问道:“司令员同志,新编团在城里的表现如何?”

“他们打得非常不错,上校同志。”我利用这个机会,向两人介绍起巷战的经验来:“他们在进攻敌人的阵地时,没有像别的部队那样成群结队沿着大马路,冒着敌人火力前赴后继地往前冲,而是以班排为单位,三人一组,贴着街道两侧的建筑物,交替掩护着向前跃进。”

“司令员同志,您认为他们能把德国人从城里赶出去吗?”巴克索夫谨慎地问道。

“没问题。”从谢杰里科夫那里了解到具体的情况后,我对重新夺回布托沃显得信心十足,我对巴克索夫说道:“新编团还有六辆新型的坦克配合作战,而城里连个反坦克战壕都没有,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又很远,非常适合坦克的机动作战。所以新编团肃清城西的德军,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等他们打到了城南以后,就可以彻底地切断德军的后路,将他们全部消灭在城里。”

我说完这几句话以后,眼睛望着胖中校,对他说道:“中校同志,给您的团参谋长打电话,让他调整战术重新组织进攻,尽量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是。”胖中校响亮地回答一句后,俯下身子低声地对报务员说了几句后,便戴上了耳机,拿着送话器向团参谋长发号施令起来。

我抬手看了看表,时间已指向了四点,而外面传来的枪炮声不光没有减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征兆。我苦笑了一下,心说巴克索夫上校挺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凭借自己部队的实力,是根本无法在一小时内夺取城市,所以才果断地向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是我太过于想当然了,毕竟面对的不是普通的德军部队,而是德军序列里战斗力数一数二的“大德意志”师,能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和他们打个平手,也算是不错的战绩了。

停了一会儿,我又问巴克索夫:“上校同志,你们师的伤亡情况如何?”

巴克索夫一脸苦相地说:“司令员同志,我们师在德军的立体进攻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到目前为止,201团、202团各伤亡了三分之一,203团、204团、炮兵团伤亡四分之一。其中指挥员伤亡比例都在半数以上,可能和他们每次都冲锋在前有关系。”

听到他的述说,我都忍不住想将集团军所属的两个师中的一个,调过来增援他们。但转念一想,好钢要用到刀刃上,预备队还是留到反攻的时候再用吧。随便不能动用预备队,但是一点兵力都不给他,也说不过去。在思酌再三后,我对巴克索夫说:“上校同志,既然你们师的伤亡这么严重,那我就把谢杰里科夫中校的新编团,暂时划归您指挥。您看行吗?”

“真的吗,司令员同志。您真的打算把新编团划归我们师?”巴克索夫听我这么说,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还一再地反问道:“我没有听错吧,您真的把新编团划给我指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