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末路(第2/4页)

不得不说,叶德章杨德好是两位好演员,一旦入戏之后,说的那些话连他们自己几乎都相信了。话说这些内侍太监们本就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他们和正常人相比虽然少了些东西,但却赋予了他们另外的本事。特别是伺候在皇帝身边的贴身内侍,更是练就了拍马溜须撒谎扯谈的特殊本领。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他们伴君便如伴虎一般,时时刻刻都有性命之忧,不得不练就了一套撒谎不脸红,扯谈如事实的本事才能活命,而叶德章和杨德好虽然在历史上籍籍无名,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两位好演员为了能活命也是使出了全身解数,整个过程堪称毫无破绽,即便有些小小的破绽,但以安庆绪的智商却是根本无法发现。譬如,为何那柳钧会对他们毫无防备的留下他们伺候自己,为何严庄既然和唐军做交易却只是提出能安全逃走的条件作为交换,却不是直接要求投诚唐军换取高官厚禄。这些都是破绽之处,但安庆绪却丝毫也没有怀疑。他也根本想不到这么深这么详细。说起来,有些细节其实柳钧设计的并不完美,这两位好演员却自由发挥,让整个计谋流畅合理了许多。

安庆绪率军偷偷逃出北山谷的行为尽在柳钧的掌握之中,叛军一动身,柳钧的骑兵便早早赶到了三十里外等着他们了。之所以选择在三十里外等着安庆绪,倒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安排,仅仅是因为这里的地势平坦利于骑兵冲锋罢了。鉴于尽量减少伤亡的条件约束,柳钧不能在滁州左近的丘陵山地作战,那样不利于骑兵发挥,仅此而已。

柳钧也不怕安庆绪不往埋伏的地点走,因为他率两千骑兵远远的跟在叛军身后,一旦他们改变方向,他便要率骑兵现身,赶着他们前往埋伏的地点。好在安庆绪的叛军几乎没有让柳钧多费一丁点的气力,多费一丁点的脑筋,径直往北,直接进入了这片伏击之地。

“发令,进攻。”

骑在雪白的高头大马上,一身银色盔甲的柳钧高举手中的长枪沉声下令。

“嘭嘭嘭。”三颗红色的焰火弹升上天空,蓝天白云之下,甚是绚烂缤纷。与此同时,东西北三处的神策军骑兵阵中也发射焰火弹给予回应,那便是同时发动进攻的信号。

两千昆仑奴重甲骑兵从前方如海潮般的奔涌而来,身高马大肤黑如炭面孔凶恶的昆仑奴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更别说他们是披着重甲拿着重兵刃的重骑兵了。

本已经毫无士气的叛军兵马,焉能抵挡住这般凶狠的冲击,昆仑奴重甲兵一冲入叛军前阵之中,顿时便是一场单方面的践踏和屠杀。即便叛军的人数再多,又怎能抵挡住这钢铁洪流。

随着东面西面和南边的三只骑兵精锐从后侧和两翼的冲锋而至,三万余叛军几乎一触即溃,根本就没有半点反抗之力。连番遭受打击,终日惶惶不安的叛军兵马那里还有心思去抵抗这凶悍的骑兵冲锋。本来以为逃出了生天,现在又重陷死地,这种心理的落差已经让所有人都毫无斗志。

战事进行的超乎寻常的快,如狼入羊群般的神策军骑兵冲入敌阵之后不久,甚至没有遭受任何像样的抵抗过程,叛军士兵们便抛下兵刃漫山遍野的开始四散逃窜。瞬间便成了单方面的屠戮和追杀。

步兵的脚步又如何能跑得过骑兵,他们不断的被骑兵追上,陌刀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白光,每一次挥砍都有叛军士兵被砍成两段。不少叛军士兵识趣的趴在地上,高举双手求饶,这是最有效的保命方式,因为任何站立着或者奔逃的叛军士兵都难逃被追杀的命运。

安庆绪呆呆的站在叛军中间,他被眼前的情形惊的已经说不出话来。他的脑子嗡嗡作响,一片空白。他不知道自己此刻该怎么办。怎么一下子便一头扎入了叛军的包围圈之中了?

“陛下,快逃吧,再不逃就全完了。”一名老臣颤抖着叫道。

“对对对,来人,护驾。护着朕离开这里。”安庆绪高叫道。

“来人,保护陛下撤离。钱将军,快下马来,将你的战马给陛下骑。哎哎!钱将军,你做什么?你这个混账。”一名大臣叫道。

负责保护安庆绪的禁军大将军钱坤骑着一匹马儿头也不回的绝尘而去,压根不理会那名大臣的呼喊。这个时候马儿就是命,全军不过几百匹马儿,给了陛下,那自己岂非要丧命了么?

“逆臣,逆臣啊,钱坤,朕要诛你全族。你这个不忠不义的逆臣。”安庆绪捶胸顿足的叫骂道。

“陛下快上马,这时候就别管钱坤这个混蛋了,臣护着你离开。”禁军千卫统领刘谦在旁叫道。他已命人牵了几匹马儿伺候在旁。

“好好好,刘谦,还是你忠心。朕脱困后提拔你为禁军大将军,封你为侯爵。”安庆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