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谈判(第2/3页)

“长波电台是个好东西啊,下次发报的时候拿到紫金山上面去发,海拔高能传播的远些,可能不需要上海的中继台了。”刘子光很随意地说。“我手下几个工部的才子研究这玩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不愿意就算了,大不了多花点时间,我就不信大明人就搞不出来无线电,来人,送客。”

这确实是大实话,对于无线电他也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反正靠艾迪生早晚能研究出来,所以说话很有底气。

但是文隽可就没那么足的底气了,本来抱着志在必得的信心来的,成箱的银票、交子、金币在潜水艇里放着呢,对朝廷已经打了保票,保证《写生珍禽图》能赶上后天上海出发的邮船回国。现在刘子光突然提出这么一个难以接受的条件,让这个经验丰富的外交官颇为头疼。

“我愿意出五十万两银子买画!”文隽一狠心说出一个天文数字,然后等着看刘子光的反应,正主还没说话,彭静蓉来了一句:“我家小妹买两条狗还花了十万两呢。”

言下之意是根本看不上什么银子不银子的。

谈判这种事情和在夜市买东西一样,买方总要表示对货物质量及其不屑、价格极其不满,甚至作转身欲走状,而卖家则千方百计证明自己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最后在顾客转身离开的时候才拉住顾客忍痛卖出。

但是文隽没有资本这样做,他不能对货物表示不屑,因为那是大宋先皇的真迹,他也不能转身离去去货比三家,因为《写生珍禽图》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即使真的离开,那位苛刻的卖家恐怕根本不会在乎,人家不在乎钱,也不在乎早一天、晚一天得到无线电技术。

“文大人,你觉得五百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刘子光突然冒出这样一句。

文隽多么聪明的人,一听就知道他要借题发挥了,沉声道:“请将军明言。”

“那时候的人,不管贵贱,人手都有一个微型的无线电,可以随时随地和天涯海角的亲朋通话,金子、银子沦为不值钱的工业原料,而古画依然是古画,随着年代的久远只会更加值钱,你说五百年后会不会是这个样子?”刘子光从历史的角度来劝说文隽。

“一个伟大的人应该有点国际主义精神,别老想着什么垄断、独占、技术优势,那叫狭隘!我想发明这个东西的科学家的初衷也是造福大众,不是让你们藏着掖着的吧。文大人难道不想青史留名嘛?”

刘子光满嘴跑火车的一番所谓大道理居然打动了文隽,“好,我答应了!混江龙手上就有一部千里传音器,我马上让他们拆给你。”

“等等,混江龙上只有一部,你让我怎么用啊,至少要两部!”刘子光乘胜追击。

“整个明国疆域内也没有几部,目前是凑不齐两部了,这样吧,您先拿去一部,我们把古画带走,让国内再生产一部给您送到家里,如何?”文隽说。

“那不行!你们赖账怎么办,这样吧,也别拆来拆去的麻烦了,我把混江龙带走得了,然后你们再拿另一部无线电来换,这样比较靠谱。”

“不可!”没等文隽作答,一直沉默的赵靖说话了,要了混江龙等于要他的命,身为船长把船给卖了,那是够丢人的。

“那算了,当我没说,送客!”刘子光再次要求终止谈判,这可是谈判的杀手锏。

本想拂袖而去的文隽还是保持住了良好的修养,说:“刘将军,海军的事文某当不得家,别说这么绝密的潜艇,就是一艘普通的舢板,也不能说送人就送人啊,再说了,潜艇给了将军,那我们怎么带着画逃脱贵国东厂和锦衣卫的追查,送出海外啊?将军还是要点别的吧,比如银子什么的。”

本来要混江龙就是虚张声势,既然人家有难处就顺坡下驴吧,彭静蓉也在一边插嘴“你要了人家的船,让他们怎么回家啊,还是随便收点银子算了。”

“也只好这样了,刚才你说过要出五十万两的,现在对折就是二十五万两,加上打捞你们潜艇的费用,一共是三十万两,还算公道吧。”刘子光说。

公道个屁!打捞潜艇时候沉江的六千石粮食也就是价值不到一万两银子,现在翻了五倍。不过文隽不想再和无赖纠缠下去了,“公道!那就这样,一部千里传音器外加三十万两银子,成交!”他的脸色已经有些铁青,这样憋气的谈判可能从没经历过。

“成交!”刘子光起身和文隽握手。“有涵养。”“够无耻。”两个人分别在心里夸奖着对方。

由于怕水手们破坏无线电,刘子光带着艾迪生亲自监视无线电的拆卸工作,虽然刘子光不懂技术,但是他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看过以后能把混江龙的大概尺寸画出来,艾迪生就更厉害了,能看出潜艇的原理和操作方式,回头仿造出来一艘同样的潜艇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