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江淮掩有十四州,南北相争今何姓(二)(第2/3页)

话说完,不等卢绛说话,钱元瓘摆摆手,神色如常道:“吴国既然意欲与我结盟,想必不会是只凭卢公三寸之舌,眼下中原攻的可是吴国,而非我钱塘,吴国要与我钱塘盟好,也该有所诚意才是。”

卢绛怔了怔,旋即哈哈大笑。

笑罢,卢绛钦佩的看着钱元瓘,感慨道:“素闻钱公乃钱塘人杰,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卢某佩服!”

钱元瓘含笑不语。

卢绛也不兜圈子,正色道:“若是大吴与吴越王结盟,你我自然同进同退,有利共享,有难同当。”顿了顿,以表郑重,“他日若是吴越王南取闽地,大吴必然不会插手阻拦!”

钱元瓘眼前一亮,这可是个大好消息。

然则钱元瓘却不表态,嘴上道:“取闽地,他日之事也,江淮之战可正在眼下,吴国要我钱塘大军不西征,合该有眼前之利才是。”

卢绛愕然道:“有闽地之利还不够?”

“当然不够。”钱元瓘老神在在道。

卢绛沉默下来。

好半晌,卢绛才道:“钱公之意如何?”

钱元瓘微笑道:“当予我劳军之物。”

所谓劳军之物,也就是钱粮。

卢绛变色道:“江淮正在激战,乃用钱用粮之时,此时钱公有此要求,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钱元瓘悠悠道:“若是卢公做不了主,可回去请示徐相。”

卢绛眉目含怒,好歹强忍下来,对方这番作态,与趁火打劫无异,让他心头好生难受。

也是,锦上添花之事常有,雪中送炭这种事可遇不可求,大争之世多的可不就是趁火打劫?

这钱元瓘,当真是不简单。卢绛心想。

好半晌后,卢绛沉声问:“若是大吴愿出劳军之物,吴越王可愿发兵江北,与我同拒北贼?”

钱元瓘笑了起来,就像听到了莫大笑话,“卢公,吴越王不是要出兵江北,只不过是承诺不向吴国发兵罢了。”

“你……”卢绛被钱元瓘的贪婪震惊到,一怒而起。

钱元瓘却丝毫不以为耻,反而露出得意之色,“若是吴国不愿给劳军之物,我闻常州乃是穷困之地,地狭民刁,我王仁德,愿替吴国治地理民。”

“你要我割让常州给你?”卢绛气得满面通红,简直快要被气乐了,冷笑道:“钱公可真是狮子大张口!”

常州哪里是甚么穷困之地,它位在太湖之西,水利发达,农田肥沃,乃是鱼米之乡!

早先双方为了争夺此地,也不知交战过多少回,死了多少将士。

钱元瓘有恃无恐,神色淡然从容得很,仍旧是方才那般说辞,“卢公若是做不了主,大可回去请示徐相。或者予我常州,或者予我钱粮,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我王绝不与你讨价还价。”

话说完,见卢绛仍是气得脸色发青,钱元瓘笑道:“卢公最好快些拿主意,那扬州,说不得甚么时候就被朝廷攻下了。到得那时,万事休矣!”

卢绛狠狠盯着钱元瓘,恨不得把他活吞下去。

这场谈判注定当日不会有结果。

钱元瓘与卢绛各自散去之后,后者回到驿馆,前者不久就被钱铧拜见。

听罢钱元瓘与卢绛的谈话,钱铧对钱元瓘的做法深表赞赏,“若能谋得常州,只要我大军进驻,便已完成了朝廷要求我们发兵西攻的诏令,又能避免与吴国交战,平白损耗将士、钱粮、兵甲,是为一举两得。”

钱元瓘含笑道:“岂止是一举两得。”

“哦?”钱铧来了兴致,“还有其它所得?”

钱元瓘幽幽道:“得了常州,要威胁金陵可就近得很,往后钱塘对吴国,可就占尽了有利态势,届时观天下之变,若是中原恒久强盛,则我得常州而献之,可为大功,别的不说,承袭吴越王位也就顺理成章,若是中原不能恒久强盛,则我西进南下,都将游刃有余!”

这话说完,钱元瓘目露精光。

钱铧亦是双目明亮,再看钱元瓘时,心头又多了几分赞赏,暗道:看来中原之行,此子收获良多,已是又成长了一大截!

卢绛回到驿馆,立即招来心腹,严肃吩咐他道:“速速回禀丞相,钱塘狼子野心,非要常州不可,先前所定之谋划,必要加紧实施,再无回旋余地,否则局势大变,万事休矣!”

心腹得令,立即退下,牵马出城。

卢绛负手静立,心头思绪如潮,暗道:王师出征江淮,是为与北贼决一死战,正该集聚万般之力,此时哪里还有钱粮能资敌?

……

扬州城前。

军阵中有骏马飞驰,是为传令飞骑。

第五姑娘赶至望楼,将一份紧急情报递给莫离。

莫离览罢情报,沉吟半晌。

“淮南调集十万骁勇,发兵北上,誓就江淮之地,与王师作殊死之争。”莫离平静开口,“我军征伐江淮已久,物资损耗颇大,将士疲惫,若是淮南十万兵皆尽北上,于决战不利。传令钱塘,速速西攻,务必分淮南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