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铁甲阵前横杀敌,天将雄师出关急(九)(第2/3页)

奔行半夜一日的百战军,于黄昏时至黄河岸边,遥遥已可望见胜州城。游骑回报,城外并无契丹溃军。说来这也实属正常,毕竟百战军人马齐整,马不停蹄奔来,溃败的契丹蛮子怎么都不会比他们更快。

到此,李从璟也就放下心来,下令大军放下马速,沿河而行,同时令游骑去知会胜州城内的王朴、陈力。

这场因为耶律敌烈滔天野心、不俗谋划而起的边关攻防战,至此也算落下帷幕。耶律敌烈损兵折将,近两万大军,能活着回应天的能有三四千人就算不错,而比这更让耶律敌烈肉疼的是,被他寄予厚望的几位义子,全部战死,他麾下的骨干将领,也都死伤殆尽。这个重创,对耶律敌烈打击不可谓不大,甚至他北院夷离堇的位置,都极有可能因此而动摇。

对唐军而言,桑亁关自然是保住了,秦仕得虽然出师未捷身先伤,但好在没死,大同军虽有些损失,但怎么都算不上伤经动骨,最多算皮外伤。而经由此役,不难想象,往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契丹必不敢再遣兵马、游骑,到云州境内袭扰。

而让李从璟颇为喜悦的,却是大同军“无意中”奔袭拿下的胜州城。拿下胜州城的意义已无需多言,如今耶律敌烈兵败身退,将囊中的胜州城变为胜州全境,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黄河水面宽阔,虽无波澜壮阔之景,却也不乏水天相接之景,望着叫人心绪畅远。

李从璟想起那首著名的诗词,不由得露出一个笑容。记得在后世时,他曾观过一个视频,是某科学家自弹自唱的画面,那份苍茫激昂之色,曾让彼时心理尚且年轻的李从璟心驰神往。而今,来到这个时代,这些年的经历,早已如同这黄河,让他的生命变得更加苍劲豪迈。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从璟心道,一切激昂、壮阔的东西,大概都是只需要前方,不需要回头路的。无论是事物,还是生命。

这是黄河,这里是天下。有朝一日,黄河会是我的,因为天下,也会是我的!

……

桑亁关外,经过两日时间,秦仕得和大同军将士,已经将战场收拾的差不多,遍地狼烟已成过往,留下的痕迹在被人为清除后,就只有将士们脑海中的画面能成为永恒。而战争留下的记忆,却会留在他们心中,积淀成与生命同寿的底色。

那个身影一直没有再出现。

到最后,秦仕得都觉得李从璟绝对是该回来了,为了表达对李从璟给予的厚恩的谢意,秦仕得没有回到关内,而是就等在战场上,方便迎接李从璟入关。秦仕得已经令人准备好酒宴,虽然他重伤在身,但是再与李从璟相见时,他一定会拉上对方,好生饮上几碗。

秦仕得不会忘记,几日前他从战场上撤下来,看到李从璟时,他说出的那句“李将军,救我大同军”,而短短几日时间,李从璟不仅做到了,还送给了他一份天大的军功。由败而胜,由死而生,秦仕得是个恩怨分明的人,他对李从璟这位后生的敬佩,发自内心,所以他久候相迎,也是真心。

打扫完战场的大同军将士们,聚集在秦仕得身后,自发列阵,与他们的军帅一道,静静站在那座安然无恙的边关外,迎接那位只用了几日时间,却足以让他们感念一辈子的另一位军帅。

终于,视野中出现了一群骑兵,秦仕得和大同军将士都是神色一振。

然而,骑兵到了近前,秦仕得才发现,来的并不是李从璟,而是他派出去联络李从璟的游骑。

游骑在身前落马,秦仕得立即问:“可曾见到李将军了?”

“见到了。”游骑应道,“李将军让卑职带话回来。”

“李从璟说什么?他何时归来?”秦仕得追问。

“李将军,不会来桑亁关了。”游骑的话让秦仕得和张大千等人一愣,他们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解,“这……”

游骑顿了一下,微微低头,继续道:“李将军已至胜州城,他让卑职转告军帅,此番能与军帅、大同军全军将士并肩作战,力挫强敌,是他的荣幸。只不过他因另有要务在身,不能久留,却是不便再来与军帅相见。李将军还说,下次相见,必定与军帅不醉不归!”

秦仕德怔了好半晌,忽然转身就走,“牵马,本帅要去胜州城!李从璟帮了我们这么大忙,焉能不当面相谢?”

张大千应是,游骑却跟上来,急道:“军帅,只怕你此时去胜州,也见不到李将军!据卑职所知,今日李将军已经离开了胜州城。”

“什么?”秦仕得愕然不已,“他离开了胜州?百战军要回幽州?”

“这倒不是。”游骑摇头,“卑职听闻,李将军是要去北方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