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东南的楔子(第2/3页)

不过少爷问了,总需要个说法,所以想了想后继续说道:“大清国内目前比较复杂,从军事来说有三大势力,一是袁世凯掌握的北洋新军,人数已多达五万,皆是按照新兵训练法日夜操练,还借鉴了一些我们的办法,战斗力也算可以。

李鸿章出访回来后虽然称病在家修养,但却秘密把淮军抓到了手里,也得到了外国的支持,再加上张之洞操练的广勇,三足鼎立已现规模。

从内政来看,真正把持朝政的还是那位老佛爷,只不过最近新学之风极盛,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学子和官员已经连续四次上书,希望以维新改革强国,收回东北三省。”

“收回东北三省?”李默呵呵一笑,问道:“那么如果我让你进军大清,你有把握吗?”

“三十万陆军,在加舰队帮助,五年时间。”陈平自信的昂起头,虽然大清号称还有百万之师,但大多数已经不能入他的眼了。

“三十万?”

李默哈哈一笑:“你去和李先生说吧,如果他同意我倒是没意见。”

陈平挠挠头,此刻去找李恩富要三十万陆军的编制,估计自己连政务院的门槛都出不来了,何况现在最重要的还不是陆军,而是海军分配的问题,所以也苦笑摇了摇头:“少爷您就别笑我了,咱们这些人里,除了您之外,还没有能从李大人嘴巴里挖金子的呢。”

“看你说的,好像李先生成了只进不出的吝啬鬼了。”李默微微一笑,其实这种局面反而是他愿意看到的,军政分家是必需的,这样对军队才能有节制,不至于出现过于庞大和拥兵自重的局面,加上自己掌握了军权,军队未来将会独立于国家政治之外,转变为真正的国家军队。

这是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此刻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他还必须依靠着穿越的优势,为这支军队指引方向,而且这些年自己打仗太多了,贪多贪大迟早消化不良,所以也必须到了调整和巩固的阶段,立即开启与清朝的战争是不可取。

而加上东南沿海牵扯的利益实在太多,回到这个时代后他已经很清楚了,对英法来说,大清南方是他们固有的势力范围,尤其是英国,那里被认为和南非,印度并称的三大财富之源。

一旦自己的军舰直接开进东南沿海,这可真不是什么玩笑,英法可是真的会拼命地。

不过也不能躲在旁边干看着,除了经济渗透外,扶持一些自己的力量也是必要的,而且还必须找个借口,在那一带打下一根楔子。

至于这个楔子嘛?

段飞也该有消息了吧?

……

龙山寺外,人头攒动,大包小包的善男信女僧徒香客来往不绝,寺庙外的广场上,更是摊贩众多,叫卖声此起彼伏充斥于耳。

香客之中,几位看似平常的男子缓步迈入寺中,一路上嵴带飞檐,龙、凤交相辉映,大量的彩色玻璃瓷片和来自交趾陶器,让他们频频驻足,似乎对这座瑰丽的寺庙极为赞叹。

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几人虽连连称赞,但脚步却一刻不停,很快便绕过了前寺向后院走去。

后院内,香樟如伞,藤萝攀附其间,说不出的静幽安逸。樟树下,两把竹椅,一张小桌,茶桌上普洱得飘香混入四周弥漫的樟香之中,更让人留恋不舍。

清茶入喉,唇齿溢香。

来台湾这么久了,黄子辰也不禁迷上了这种味道,笑道:“还是丘先生雅致,这古寺静院,藤萝香樟,果然是品茶的最好地方,赶明等我回去了,也要栽上几棵。”

“呵呵,那子辰怕是要失望了,这种香樟怕是到了北方也活不了。”

“北方?”黄子辰纳闷诧道:“丘先生说错了吧,子辰的家可在檀香山,那里天气和台湾相仿。”

“子辰啊,你认为你还能回檀香山吗?”丘逢甲嘴角一勾,放下茶杯笑道:“这些年你在台湾建起了船厂,又搞出了汽车厂,早已入了少爷的眼睛,我想这次他把你调回去,怕是要派大用了。”

“丘先生抬举了。”听到这话,黄子辰也心头一跳,但这些年的历练也让他淡然了很多,笑道:“若说大功,先生以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大半铁路,可比我这点成绩要好多了。”

说到台湾铁路,丘逢甲也不禁露出了几分得意之色,从开工开始至今两年,这条台湾的大动脉就已经修到了嘉义境内,再有大半年就能完成了。

虽然这速度不能和如今已经开工的东北铁路网相比,但考虑到台湾多山林密,能做到如此已经很不错了,最重要的是随着铁路一段段开通,他丘逢甲之名也早已传遍台湾,现如今要说名气,恐怕比台湾提督都更大。

只不过当他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这些成绩和那位少爷相比,连人家一根手指都比不上,打西班牙,吞吕宋,破日本,短短半年多便使万里海疆变色,列强更是措手不及,这份纵横四海,睥睨天下的手段和气概别说是见了,怕是听说的都没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