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 亮剑(第2/3页)

“若是齐军以这种模式攻我福建,咱们守得住吗?”郑芝莞脸色有些发白,转头低声问身旁的杨耿。

“估计……有些困难。”杨耿吞咽了一下口水,摇头说道:“不过,听说齐国陆师兵力不多,我们或许可以凭借人数优势,勉强据坚城与之一战。”

“齐国陆师兵力是少,但他们却可以驱使李定国等贼军来攻我福建!”郑芝莞苦笑道:“另外,登莱永初朝廷也有数万兵马。只要人家愿意,可随时以舟船转运至我福建,袭我沿海薄弱之处。就以刚才这般战法,我郑军如何抗之?”

杨耿默然不语,近两年的海上缠斗,郑军水师除非集结数十上百艘不同类型的战船对抗齐军水师,否则,单独数艘或者十数艘舰船出海,根本不是齐军战舰的对手。他们往往组成2-4艘的编队,游曳于福建、广东、江浙,乃至日本附近海域,频频袭杀郑军船只。齐国舰船不仅火力强大,而且速度也非常快,少量郑军船只在遭到齐国舰船后,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只能落帆投降。

现在看来,齐国不仅水师强大,陆师战力也非郑军所能抵挡,尤以火器犀利无比。看来,齐国针对郑氏和谈所提出的条件,必须认真对待。

其实,郑芝龙反正归明后,打算给付齐国白银五十万两,茶叶两千石(约150吨)、生丝一千担(约50吨),瓷器一万件,以换得与齐国休兵止战,恢复曾经的友好合作关系。

齐国军政联席会议上,也原则上同意停止与郑芝龙的海上战争,并准备施压荷兰东印度公司,一起解除对郑芝龙的海上贸易封锁。但为了保证郑芝龙以后不会再出现反复,提出福建必须出兵北上,联合舟山的张明振部明军,攻击清虏占据的苏杭,威胁江南,策应江西李定国部明军。

另外,福建需让出漳州沿海的厦门岛、金门岛,由永初朝廷官军入驻。郑氏既然已反正归明,那么漳州府、泉州府、兴化府(今莆田)等地区即为后方,无需驻守兵力,要将守军员额削减至最低。如此要求,赫然是将福建南部精华地区完全置于潮州李来亨、高一功部明军的兵锋之下。而位于厦门岛的中左所进驻永初朝廷官军,更是让齐国水师于福建沿海获得一处重要的泊地,对郑氏水师进行监视和挟制。

若是郑芝龙全部答应齐国的要求,并据此做出安排。待他日后再次反复,降于清虏,那么整个福建将瞬间被明齐联军击破,几无翻身之力。

当然,若郑氏一意反清复明,齐国将一如从前那般对他支援各种火器,并且还会将部分被攻占的吕宋领地归还与他,大家在南洋地区继续愉快地一起打土人,占田地,挖金矿。

因此,郑芝莞等郑氏使团一行,在收到休战条件后,内心不免惶惶。需知,为了获得更多的反清力量,福建在反正归明,可以得到永初朝廷的再次接纳,免遭明军陆地上的攻击。但人家齐国可未必会听朝廷的吩咐,为了确保海上安全,他们必然会对郑氏做出诸多限制和防范。

……

4月25日,军部大楼。

“鉴于目前大明境内出现非常有利的局面,我们总参谋部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断推演和测算,制定了一场宏大的战略——江南战役。”总参谋长崔少川目光炯炯地看着在座的十余位高级军官,“此作战计划思路主要是,东西并举,水陆并进,会师北伐。”

“会师的地点位于长江南京附近,东路,主要作战兵马以舟山、余杭等地明军为首的东南抗清武装,若是郑芝龙真心反正归明,则可进一步加强东路军的攻势;西路,是以孙可望、李定国部明军为主力,分别从湖广、江西地区沿长江顺流而下,直取南京。”

“此战役中,东路军充当偏师,执行吸引清虏注意力,诱使清军主力来攻。待孙可望、李定国部趁虚攻至长江中下游,两路大军及各地义师突然在同一时间发动攻击,从而一举恢复江浙一带,夺取整个江南。”

“我齐国水师集合主力战舰,联合郑森、顾荣(顾三麻子)部水师,突入长江口,先夺占崇明沙、镇江等地,建立作战后勤基地。随后,朔流而上,截断江北清军援兵,并择机攻占江北几座重埠大城,彻底掐断清虏长江两岸之间的联系。登莱、山东南部两部明军则在战役发起后,实施佯动,吸引北方清军主力,不使其南下支援江淮和江浙地区。”

“若是有可能,则使永初朝廷联络朝鲜,出兵辽东,将簇聚在北京附近的清军八旗主力一部引入辽东。我齐国水师分出一部,协助登莱明军在广宁卫(今辽宁葫芦岛市兴城区)登陆,从而隔断清虏与辽东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