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烽烟四起(第2/3页)

薛万砌也明白皇帝把他安插在这里是什么目的。所以帮着左少阳出谋划策,迅速壮大队伍,并进一步发展经济。要壮大队伍,光靠刚仁布切坛城显然是不行的,象雄也不行,因为象雄人口本来就比较少,而且居住分散。于是,两人把目光放在了泥婆罗和天竺!

泥婆罗(尼泊尔)有一处山地部落,名叫廓尔喀。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尼泊尔雇佣军发祥地。这些山民惯于高原环境作战,能吃苦耐劳,而且有着天生的职业军人本份。骨子里有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思想,是雇佣军中最讲职业道德的,拿了钱,就能为主人拼命。

于是,左少阳大规模雇佣廓尔喀山民,几乎将整个成年廓尔喀男子都招募了,组建了一支约五千人的泥婆罗专职雇佣军。

以手工业为龙头的刚仁布切经济继续得到快速发展。加上左少阳高超的医术,就像吸金石一般,将各地的人继续往坛城吸引。这些人主要来自贫穷的天竺和泥婆罗。

在左少阳到西域的第四年和第五年,桑小妹和白芷寒先后分别给左少阳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前面左少阳虽然已经有了五个儿女,但是还没记事左少阳就离开来到了西域,所以那五个儿女其实没有在他身边多久,左少阳便将自己对子女的心血都浇筑在了这两个孩子身上。

只可惜,桑小妹生的女儿有些野,跟男孩子一样,只喜欢舞枪弄棒,不喜欢学医,倒是白芷寒生的儿子很内向,自从识字开始,就喜欢静静地一个人呆在一边看书写字,尤其对医书感兴趣。所以左少阳对他给予了厚望。

贞观十八年,也就是左少阳当法王第九年的时候,在每年大唐大笔大笔金银财宝注入下,刚仁布切坛城得到了发速发展,人口已经接近十万人!而左少阳和薛万砌手中的军队,除了一万大唐正规军和五千廓尔喀雇佣军之外,平时为民,战时为军的可供作战的人员已经达到了六万多人!总共已经有可供调遣的军队八万人!

面对刚仁布切的壮大,象雄国王多少是有些担忧的,但是左少阳这位法王得到了大唐的册封,有大唐皇帝的支持,虽然像一根毒刺一般安插在自己的心脏部位,象雄国王还是无可奈何。

这些年,左少阳一方面发展经济,一方面快速发展军队,同时,他更是花巨资收买吐蕃的高官和赞普身边的人,安插自己的眼线。

过去的九年,吐蕃已经征服了整个东部诸小国和部落,与大唐全线接壤。整个西域只剩羊同和象雄。李世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吐蕃的厉害,越是如此,就越不敢轻易起刀兵。于是,加大扶植左少阳在刚仁布切坛城的军事力量,成了牵制吐蕃的重要一着棋。原先还只是感激左少阳救了长孙皇后,所以赐给他大量金银,现在,成了有助于大唐安全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的存在而加以刻意扶植了,这一来,李世民在这上面投入的金银便成倍地增加了。

在这些巨额资金注入下,左少阳用了九年的时候,将坛城建成了一座新城,而且是一座固若金汤的新城。

他在薛万砌的帮助下,修建了高大的城墙,还有宽阔的护城河,引来雪山融雪注入。城里大量囤积粮食,足够全城军民吃好几年的。还挖掘了很多眼井,保证城里饮水自给自足。

同时,薛万砌已经将刚仁布切四周地形查看了无数遍,一旦吐蕃大军前来攻打,如何应对,心中已经了然于胸。

而此刻,吐蕃二十万大军,已经陈兵羊同边境了。

羊同是象雄北面的一个大国,也是象雄抵御吐蕃最后的盟友。如果羊同灭亡,象雄就难以自保。

但是,象雄国王还是坚信与吐蕃的盟约,甚至没有进行像样的战争准备。线报将消息传到左少阳哪里,他知道,不能在对象雄国君存在任何幻想。

于是,就在吐蕃大军攻入羊同,兵临都城之下时。左少阳的大军也攻入了吐蕃,直逼逻些城!

这一招围魏救赵,效果明显。

松赞干布只得紧急撤兵,回援逻些城。左少阳的目的自然不是夺取逻些城,因为此刻吐蕃的兵力远超自己,而且是百战之师,锐气正浓,觉不能跟他们硬碰硬。所以左少阳写了一封求援信派人紧急送往大唐长安给李世民之后,率军撤回了刚仁布切坛城。

松赞干布想不到一个小小法王竟然太岁头上动土,立即要求象雄国国王将左少阳交出来。象雄国没办法交,因为左少阳手里有八万军队,更关键的是他背后有大唐撑腰。而且,傲慢自大的象雄国面对吐蕃这种要求,也是感到脸上很没面子,所以置之不理。

松赞干布以此为借口,又故技重施,与羊同谈判停战,然后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开始攻打象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