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挑拨(第2/4页)

这时寿王朝身旁的潘荣使了个眼色,潘荣立马识趣的走出了前厅,现在厅内只剩方铮和寿王二人,寿王这才开口道:“……方大人,前些日子御史中丞王谦之大人给皇上递了奏折,请废太子,不知大人可有听说?”

寿王常在军伍之中,耐性不大,实在不想继续跟方铮墨迹了,所以干脆直奔主题。

方铮睁大眼愕然道:“啊?有这事儿?我不知道啊,唉!那帮当官儿的太爱折腾了,由他们去吧,反正跟我没关系……哎,王爷,咱们接着聊,话说暖香楼来的那个红牌姑娘乃是西域女子,眼珠子居然是蓝色的,看着跟妖怪似的,不过她的胸怀倒是很宽广,我估计若把她那对大胸脯切下来称一称,少说也得有个三四斤吧,啧啧,看着真养眼呐……”

寿王咳了咳,敷衍道:“那是,那是,过些日子本王倒要请方大人去喝几杯花酒……方大人,父皇龙体欠安,沉疴渐重,太子如今监国,大人乃父皇所倚重的重臣,本王冒昧,倒想请教一下方大人,不知大人对如今京中局势,有何看法?本王与大人交浅言深,还望大人莫怪。”

“王爷,下官还没说完呢,那个……倚红楼最近也来了个异国女子,听说是倭国人,长得矮不说,脸上扑的粉足足好几斤,看起来像个鬼似的,一开口就‘亚买爹,亚买爹’,‘一库,一库’,不知在说什么,王爷若有兴趣,下官可以带你去参观一下……”

寿王一窒,心中暗生恼怒,本王在跟你说正事,你这人乱七八糟的在扯些什么?商贾出身,果然低贱之极!

见寿王微微色变,方铮察言观色,赶紧笑道:“呃……王爷问下官京中局势对吧?京中局势不错呀,呵呵,嘎嘎,不过,恕下官直言,王爷却是所问非人了……”

寿王脸色一缓,疑惑道:“大人何出此言?”

方铮环顾四周,见无旁人,遂笑着低声道:“王爷,下官本是闲散之官,王爷垂问,下官本该知无不言,可是……呵呵,有的事情,虽不能明说,大家也心照不宣,下官只喜玩闹,对这争权一事,却是毫无兴趣,王爷问下官京中局势,却是问错人了。”

寿王心中冷笑,举朝之中,谁人不知你力挺福王争位?如今你倒油滑,干脆来个一推二五六,传闻果然不虚,此人刁钻油滑如同泥鳅。

寿王却是有着自己的盘算,别看他表面豪迈磊落,实际上他肚子里的弯弯绕儿还真不少。自从他高调回到京城,然后与英王满世界的到处活动,结交拉拢大臣,恶意造谣中伤太子,又让大臣们给自己造势,使得官场民间都一致以为皇上要改立寿王为太子,于是不论民间的传言也好,朝堂递给皇上的奏折也好,无数人帮着他说好话。

朝堂和民间的舆论都朝着他预料的方向发展,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儿。前天晚上皇上宣他入宫,考校他的策论,他觉得自己回答得还算不错,至少父皇当时龙颜大悦,着实夸奖了他几句,寿王心里也颇有几分得意,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除了太子以外,亲王不得问政,可父皇却主动考问他策论,对寿王来说,这已经是父皇给他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了。

所以寿王当时激动得心跳都快了好几拍,恨不得跑到皇宫外的广场上打几个滚,大叫几声,来抒发他心中的狂喜之情。

可出了宫,寿王在回府的路上,冷静下来后,稍一琢磨,便觉出有些不对劲了。

哪里不对劲?当然是皇上的态度。

皇上对他的态度实在太好了,好得他甚至都不敢相信,以往那个板着脸严厉冷酷的父皇,如今对他笑脸以对,慈祥得仿佛就像一个完全没脾气的老头儿似的,这实在太不正常了。

寿王回过味儿来,心中顿生警觉。反常的事物往往意味着危险逼近,虽然他还没想清楚父皇到底存着何种心思,但他已隐隐知道,这次他回京城后的种种作为,父皇必然清楚,而且可能还有些不满,以父皇的性子,对他不满还笑脸以对,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想到这里,寿王的冷汗都出来了。惶然间一时没了主张,他在军伍之中甚久,养成了凡事直来直去的行事作风,他想要做太子,于是回了京城便大张旗鼓的四处活动,如今看来,京城的水太深了,太不可测了,他现在甚至有些后悔行事不该如此孟浪。

正在这时,方铮又揍了他的小舅子,本来寿王与方铮站在敌对立场,出了这种事,寿王必不会与方铮善罢甘休。可昨晚寿王意识到某种不知名的危险在向他逼近后,他左思右想,皇权争夺已经开始,此时容不得他逞半点匹夫之勇,京城内势力众多,盘根错节,纵是皇子之尊,行差踏错,仍不免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