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的“价值”(第2/3页)

正像作为物品的老照片与老照片的影像不完全是一回事一样,把老照片作为收藏品与把老照片作为还原历史的资料,两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

说到老照片信息的价值,有些瞬间,像抗战胜利南京受降仪式后冈村宁次率日方代表黯然退出会场(图一),像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与毛泽东并肩合影,再有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宣布恢复中国席位时中国代表的乐不可支(图二)……面对这些历史性的关头,在拍摄者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无疑就注定了照片的价值,而且这价值也是拍摄者很容易留意到的。但在很多情况下,照片信息的价值并不是即时显现的,往往是在经过了历史演变、岁月淘洗之后才凸显出来。

《老照片》里曾刊登过一幅张志新上大学时的照片(见图三),照片里的张志新穿着朴素,临风玉立,脸上洋溢着清纯的微笑,对未来充满憧憬……照片刊出后,在读者中引起很大震撼,更有人专门致信编辑部,表达自己的由衷感慨。(说到张志新,有些年轻人未必知道,在这里还是有必要稍做介绍。张志新是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因对“文革”有所非议,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于1969年9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备受凌辱,1975年4月4日惨遭杀害,年仅四十五岁。临刑前,为防止她呼喊口号,行刑人员还事先生生割断了她的喉管。1979年3月21日,中共辽宁省委为她彻底平反昭雪,并追认她为革命烈士。)

图一 1945年9月9日,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率日方代表黯然退出受降会场。这样的历史关头,只要定格下来就具有了永恒的价值。

图二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经过投票,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表决结果一经公布,与会的中国代表乐不可支。

严格说来,张志新这张照片不过是一幅司空见惯的生活照,许多人都不难从自己的影集里找出几张这样的照片来(如今,各地的老照片市场上这种照片大量充斥,摆在那里,很少有人问津),而张志新却以自己悲壮而惨烈的人生,赋予了这张早年间的“倩影”以特殊的价值和惊心动魄的力量。几十年后,这幅照片一经呈现所具有的效果,当年的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拍摄者面对张志新按下快门的一刻,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假如有一天,这幅照片的原照突然出现在某个老照片拍卖交易的现场,在老照片收藏界所引发的轰动,当是不难想见的吧。

还有一些照片,拍摄者当初拍摄的时候,对它的价值心里是清楚的,但随着后来世道的变化,照片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却完全变成了另一回事。

早年间,我曾在济南的文化市场“淘”到了一组1976年北京“五一”游园活动的照片,是当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为配合放映相同内容的纪录片而发行的宣传照片,均出自新华社的摄影记者之手。其中的一张照片(参见本书《北京的气候》),背景是北京的天坛祈年殿,大殿前面有几个人正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交谈,印在照片背面的说明文写道:“在粉碎‘反革命逆流的斗争’中建立功勋的首都工人民兵、人民警察和警卫战士参加游园。他们表示要更紧密地团结战斗,把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推向新高潮,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努力作战。”

图三 张志新年轻时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时的留影。这张原本寻常的生活照片,因为主人公后来悲壮而惨烈的人生,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价值。

所谓“粉碎反革命逆流的斗争”,指的就是不久前平息的“四五”事件。在那次事件中,各界群众于清明前后在天安门广场大规模聚集,悼念周恩来,却遭到当局的残酷镇压,照片里的人物即为在这次镇压中建立了“功勋”的几位积极分子。然而吊诡的是,随着中国政局的突变,仅仅过了一年多,“四五事件”即获平反,照片上的人物则成为了共和国历史上“最短命的英雄模范”,其平息“四五”事件的“功绩”,也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一段并不光彩的记录。

苏珊·桑塔格在论及照片与绘画的不同时,曾经说道:“一张照片所拥有的灵气和一幅绘画所拥有的灵气之间的真正区别在于与时间的不同关系。时间的破坏性对绘画有不利作用。但是部分照片的内在意味,以及它们的主要审美价值源泉恰恰在于时间作用于它们所发生的变化,在于它们脱离原作者意图的方式。在时限足够的情况下,许多照片确实获致了一种灵气。”正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上面这张照片“脱离原作者的意图”,呈现了另外一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