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章 双镜记(第2/2页)

张原这时没戴眼镜,眼睛也是一亮,又惊又喜,心道:“万历年间就有这东西了吗,这在欧洲也才出现没几年吧,这就漂洋过海来到我大明朝了!”

张萼见张原脸有惊异之色,更得意了,轻轻旋转手中那黄铜制作的圆管,竟又抽出一截稍细的铜管,再旋,又抽出一截,三截相连,长约一尺二寸,午后阳光照进书房,照在这打磨得极精细的黄铜管上,金属的色泽光鲜璀璨——

“神奇吧,可伸可缩,能粗能细,好似阳具。”张萼用了这么个比喻,他自己先大笑起来。

张原没有笑,他眯眼细瞧张萼手中的三段铜管,没错,这就是望远镜,这时叫千里镜,绝对是欧洲人带来的,晚明中西方文化交流极其频繁,那些来到东方的传教士几乎个个都是科学家,中国人尊佛祖尊神仙尊孔子,天主教很难插进来,所以传教士们迂回变通,曲线传教,利用自己先进的数学、天文、地理、物理知识与开明的士大夫交往,成效显著,发展了一批信徒,利玛窦是这些传教士中的代表人物,人称“泰西大儒”,泰西就是指西方,不过利玛窦现在已经去世了,张原记得很清楚,利玛窦万历三十八年病逝于北京,利玛窦献给神宗皇帝的有自鸣钟,没有望远镜——

张原随口问:“三兄,你这望远镜哪里买来的?”据他所知,望远镜好像是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万历末年带到中国的,怎么现在就有了?

让张原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突然发生了——

张萼正得意洋洋呢,一听张原这话,神态霎时大变,脸色铁青,低头看着手中的望远镜,呼吸粗重,突然大吼一声:“贼奸商,骗得我好苦!”手起管落,将那黄铜望远镜砸在花梨木桌角上,应声断为两截。

张原“啊”的一声跳起身来,惋惜无比:“三兄,你这是做什么,何苦!”

张萼气愤如癫狂,绕室疾走,忿忿道:“贼奸商骗我说这望远镜大明朝只此一件,就是在泰西诸国也很稀有,奸商说是在濠镜澳门的一位泰西船长手里买得的,要了我一百八十两银子,奸商可恶,奸商可恶,真正气死我也!”

张萼发癫了,开始乱砸书房里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