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墙倒众人推(第2/3页)

其在位期间,党同伐异,排除异己,担任宰相十九年,可谓是残害忠良无数。

他曾针对太子李亨,兴起动摇东宫之想法,致使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与韦坚等人被赐死,又诬告与太子交情深厚的四镇节度使,王忠嗣,导致王忠嗣被夺去兵权,贬为汉阳太守。

他诬陷杨慎矜,称杨慎矜是隋炀帝玄孙,勾结术士,密藏谶书,图谋恢复隋朝。李林甫还栽赃陷害,命殿中侍御史卢铉袖藏谶书,称是在杨慎矜家中搜出。最终,致使杨慎矜被族灭。

天宝八年,咸宁太守赵奉章揭发李林甫罪状二十余条。结果罪状尚未呈上,李林甫便以知晓,命御史台将其逮捕。以妖言之罪杖毙。

除了这些之外,李林甫还曾派人截杀辞官退隐的前相张九龄。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而这其中,罗希奭为李林甫出谋划策。王鉷则按照计划针对李林甫要除掉之人。进行实施,两人可谓是李林甫的左膀右臂。

听完之后,李隆基脸色一阵难看。

整个公堂陷入了死一样的寂静。

静的有些可怕。

李林甫把持朝政十九年,迫害了如此之多的忠臣,简直是罪不可赦。

李隆基作为当今天子,却让这种人担任了十九年的宰相,这不是昏庸又是什么?

这种结果,连李沧海也没有想到。

王鉷为了活命,竟然坦白了如此之多的事情。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这时,小五走到了李沧海身边,对着他耳边嘀咕了几句。

李沧海听完之后,点头道:“带他上来。”

小五闻言,立即退了下去。

“陛下,秦复的护卫郝仁被关押在洛阳大牢长达十四年,他想见一见陛下。”李沧海说道。

李隆基好似突然间苍老了许多,他无力的挥了挥手。

高力士见状,忙道:“圣上有旨。宣他上堂!”

蓬头垢面,好似疯子般的郝仁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了公堂之上。

“陛下!罪臣有证据能够证明,秦将军是被人陷害的啊!”郝仁来到公堂。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上,涕泪道。

李隆基此时似乎没有心思去管这些,他还在想着王鉷说的有关李林甫所做的一切。心中一阵复杂。

郝仁见李隆基没有任何反应,立即脱掉有些破烂的衣服。露出脏兮兮的膀子。

群臣见状纷纷吃惊不已,杨国忠更是剑眉一挑。喝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圣上面前无礼?”

郝仁抱着衣服,哭道:“陛下,这是臣的兄弟,在临死前交给臣的。这是陛下所下的圣旨啊!这圣旨上分明说,要将秦将军押回长安受审,并没有说要将秦将军满门抄斩啊!”

众人闻言,纷纷吃惊不已。

李沧海立即走了过去,将他抱着的衣服打开,果然从里面找出一道圣旨。

圣旨的黄色丝绢已经变成了灰色,但圣旨上的字迹却并没有受到任何损毁,看的出来,郝仁这十多年一直很小心的保存着。

他拿起圣旨,仔细的看了看,随后呈给了高力士。

高力士跟随李隆基时间最长,也拟过不少旨意,他一眼就看出来这就是当年他奉李隆基之命,所拟出的那道圣旨。

“陛下,这圣旨确实就是当年您下的那道。”高力士将圣旨呈给李隆基,说道。

李隆基回过神来,他捏着圣旨,气的手指微微颤抖。

“好你个李林甫,竟敢欺上瞒下!好,好!”李隆基咬牙切齿,身体不断发抖着,似乎气的不轻。

众人这才明白,当年李隆基并没有下令处斩秦复,更没有要灭他满门。

他当年所下的圣旨,是要将秦复押回长安,亲自审理。

只是后来,李林甫奏明,说秦复已经畏罪自杀,他倒也没有在意。

十四年的时间,所有人都以为,将秦复满门抄斩是皇帝的旨意,虽然也有人有所怀疑,但碍于李林甫权势,而不敢提及此事。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啊!”高力士忙说道。

然而,此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杨国忠见时机已经差不多成熟,对着李隆基行礼,正色道:“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明圣上!陛下还记得去年,王鉷之弟王焊与刑縡图谋作乱,意图杀死微臣,王鉷也曾参与密谋。据臣查实,此事乃李林甫担心陛下重用微臣,才暗中指使王鉷兄弟所为!”

王鉷闻言,顿时惊叫起来。

然而,杨国忠却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他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李林甫与判将阿布思,结父子情义,打算共谋造反,只因李林甫突然病逝,此事才没有发生。”

阿布思,原为九姓铁勒同罗部落首领,他率部投奔唐朝,唐玄宗册封他为奉信王,赐姓名为李献忠,将其部落安置在朔方节度使所属河南之地,安禄山东征契丹之时,有意请求朝廷调他为副,意欲暗害他,他被迫率部判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