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雷霆之怒(第3/4页)

“臣……臣遵旨。”赵普以下,三人的身子都不约而同的抖了起来,吕馀庆和薛居正是欢喜的不克自持,赵普却是由于莫名的恐惧,他完全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突然间下了这道命令,让两个副宰相来分他的权,事先并无半点迹象。

赵普失魂落魄地站起来,连向两位副手道喜的礼节都忘了,直到二人辞礼离去,赵普仍静悄悄地立在大殿上,许久许久一动不动,斜照而入的阳光把他孤零零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

赵普回到衙门,才省起李崇矩今日没有上朝,难道亲家早已知道此事,所以有心回避?赵普悲愤不已,使一心腹去向李崇矩处探问,得来的消息让他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李崇矩今日没有上朝,不是生了病,也不是预知了此事有意回避,而是他也接到了圣上口谕:因军务繁忙,自今日起,枢密使正常署衙办公即可,不必上朝候旨听宣。

出事了,一定是出事了,可是……到底因为什么原因?

赵普急得团团乱转,他还没有来得及去打听仔细,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川西转运使赵孚罢官,施杖刑,永远取缔为官资格;御史台谏官右正花暮夕,贬官为士曹参军,流放生莲县,去那儿掌管婚姻、田土、斗殴等诉讼案子去了。

赵普拿着地图寻摸半天,也没发现这生莲县在什么地方,找了人来打听一番,才晓得这是朝廷刚刚收复的闽南的一块地方,据说得先到广州番禺,然后先乘船再坐车最后骑驴,翻过几座大山,才能到达那个几乎全是当地土人的地方。

赵普恐慌不已,马上召集幕僚商量对策,研究怎样才能挽回圣眷,一连三天,也没商量出个好主意,而赵匡胤的手段却如暴雨雷霆,不动则已,一动就如苍天之怒,让人毫无还手之力。

李崇矩的一个门客举告他收受贿赂,虽说查无实据,但是赵匡胤还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处理了此事,李崇矩被降职,调离了枢密使这个掌管三军的重要职位,而举告的那个门客却被任命为一个县的主簿,赐同进士出身。

紧接着,赵匡胤下诏重选堂后官,堂后官是相府属吏,宰相有何决断、有何任命,都要经过他们传达下,但是这些如臂使指的最得力手下一夜之间全被更换,并立下制度,从此以后,所有堂后官三年一换,不得延续。

就算是瞎子,现在也看得出皇帝是什么意思了,所有想升官的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赵普一派的人人心惶惶,都以为大厦将倾,有些人已开始自寻门路,但是赵普仍笃定的很,每日里照常知印、押班、奏事,上朝,神态从容,毫无二致。

他坚信,眼下虽然失宠,但是皇帝还是离不了他。身边帝王者,要想江山稳固,就必须得保证朝中势力的均衡,绝不能容许一家独大。不错,他是得意忘形,触了赵匡胤的逆鳞,可是现在的惩罚应该也够了吧?如果我倒了,谁来牵制赵光义?皇帝毕竟高高在上,有许多事他没办法亲自去处理,他能像我一样,日日夜夜、时时刻刻盯着赵光义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上下其手么?

但是,赵普还是低估了赵匡胤的魄力和怒火,当一桩桩揭发他专权擅断、贪污受贿的奏章直接呈送到赵匡胤御案前的时候,赵匡胤终于下了最后的决断:罢黜宰相。

一纸诏书到了相府,言宰相赵普劳苦功高,日夜操劳国事,身心疲惫,不堪承受,官家怜悯,着放地方歇息几年,加封赵普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仍旧是挂着宰相的头衔,只是……一个离开了京城的宰相,那还算是宰相么?

败了,真的败了,赵普败的心服口服,他没想到在他眼中毛头小子一般的赵光义,竟然有这样的心机手段,不击则已,一击致命,竟让他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相爷,相爷,这是属下刚刚搜集来的消息。”慕容求醉兴冲冲地跑进书房,刚刚得到免职消息的赵普坐在椅中不动,只是扬起眉来,慕容求醉道:“相爷,你看,这是赵光义私下结交内侍都知王继恩的情报,还有这个,他借灭火扑救赏罚之机,重赏禁军将士,这可是存了笼络之心呐。”

赵普淡淡一笑:“捕风捉影,臆测揣摩,扳得到晋王否?”

慕容求醉一怔,说道:“相爷,这些证据虽扳不倒他,但……却可令官家心生芥蒂,对他存了戒备之心呀。”

赵普摇头一笑:“放下吧。”

“是。”慕容求醉见他脸色不太好,忙放下搜集来的情报,悄悄退了下去。

赵普的目光落在那摞东西上,许久,取下灯罩,将那叠资料一页页引燃,弃之地上。

赵夫人刚刚听说消息,急急赶到书房,一见如此情形,问明所燃之物,不禁疑道:“官人……何以将这些东西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