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神之名(第3/7页)

此刻,这座他们心目中的圣地一片狼籍。被劈开的窖门,散落的金银,人去庙空的场面,令所有的信徒惊呆了:这怎么可能?佛爷亲自调教出来的弟子们竟然背弃佛祖,窃取金银逃之夭夭了?

一片死一般的静寂当中,杨大神棍闪亮登场,即席发表了他的第一道神谕:“乡亲们、士绅们,四位神僧飞升灵山了,本官和大家一样,深切缅怀着四位圣僧的音容笑貌,和他们可亲可敬的大师品德。这些财富是佛爷留给你们的。你们这些百姓,为了捐献香资、敬献佛前,变卖家产竭尽所有。你们的虔诚,四位神僧在天有灵是心里有数的。四位神僧传下法旨,令本官按照你们的贫富和当初捐献的多少,适当返还财产,可是四位神僧的弟子却见利起意,背叛神佛逃之夭夭了。我,和樊大人,江推官,是一定会派人缉拿的,我们一定会尽量把他们缉补归案,挽回大家的损失。现在,只剩下这一点点财产了,大家不要急,不要慌,请大家排好队,自觉维持秩序,我先将剩下的这些财宝,分配给你们。这座大殿里的一切都是你们的,大家请放心,我们官府是一文不要的。没有分配到的乡亲也不要急,你们先在官府做个登记,如果、一旦、万一我们能抓到已经逃走的叛徒,而且钱还没被他们挥霍掉的话,我们会把你们叫来继续分配的。”

老百姓一听就急了,如果、一旦、万一?还……还得是没被他们挥霍,那才多大把握啊?今天要是分不到我,岂不是要听天由命了?

这就是杨大神棍玩的心理战术了,原来这些信徒们心甘情愿勒紧了裤腰带,把钱都捐出当香油钱,图的是什么?就图的种善因得善果,来世有福报啊现在允喏给他们这一切的活佛自己成仙了,未来一片渺茫。幸好四位活佛声明要把这些钱返还给他们,现在又闹出这样的把戏,那不是鸡飞蛋打一场空吗?

贪欲开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升起。百姓们沸腾了,开始争先恐后的向前拥挤过来,生怕落在后边会少了他那一份。对于财富的贪婪,取回原本属于自己财产的渴望,在这一刻压倒了对于宗教的盲目狂热,而且随着别人的争抢,周围气氛的影响,这种心理在互相感染之下变得更加强烈,迅速发展成一场不亚于暴乱的大战。

在杨凌授意下,宋小爱和刘大棒槌早就对自己的人耳提面命,一见情况不妙,他们的人马立即高呼着“保护国公爷要紧”,然后很无耻地撤出了战团,独留下霸州知州衙门的官差们围挡在并起来的几张大桌子前边,桌上摆着从地窖里搬出来的全部财产。

一见来自京城的大官儿威国公爷的官兵都撤退了,百姓们大受鼓舞,尤其是后边的人、挤在人堆里的人,根本不担心会被官差看到或者记住他,更是肆无忌惮地狂呼乱叫,煽动着大家往前冲。

一场大哄抢开始了,衙差们帽子也丢了,风火棍也没了,袍带靴子全不见了踪影,连滚带爬地从疯狂的百姓中逃了出来。樊陌离和江推官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暴民疯狂拥抢,好像他们的身体已经不是肉做的,从四面八方挤过来,竟把结实的香案挤的咯吱作响却没人呼痛。

抢到了东西的人连口气都来不及喘,立即从两侧杀出重围,紧紧攥着手中的项链、耳环逃之夭夭,后边冲过来的百姓见桌上已经没了东西,心有不甘,立即冲向别处,见到什么值点钱的抱起来就走。香炉、蒲团、悬挂的布幔,就差拿把小刀刮佛像身上的金粉了。

这些原本就意志薄弱,很容易被他人言语、情绪所左右的信徒是很容易被感染的,尤其是此刻贪心已起、又是在这样狂热的场面刺激下,后边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可抢的东西时,开始心有不甘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伟哉斯言,古人诚不欺我!

这些信徒还没有看破红尘,他们如果不计较利益、不比常人更在乎利益,就不会捐献大量财产种善因,期盼来世非富即贵了。别人得到了,而他们没有,这份不平、嫉妒,使他们已经狂乱的情绪达到了巅峰。

他们痛骂着、哭喊着,全然忘记了这里曾是他们敬畏膜拜的圣地,好像缺了这些钱一家人马上就要饿死似的,不依不饶地围住杨凌和樊陌离等官员,两眼通红,喊冤告状,一定要得到补偿、讨得说法才肯走人。

杨凌要的就是这种结果,利用他们的贪欲,先告诉他们每人都将分到一大笔钱,就像四个神棍给这些信徒们开出的让他们来世成王成侯、大富大贵的空头支票,让他们的心理预期先膨胀到一个高点,然后用一个突然打击使他们的希望变成泡影。

在他们的失落中,少部分人却实现了这一愿望,其他人的嫉妒心和攀比心理因此迅速发酵,导致他们希望落空的罪魁祸首又是最崇敬的活佛身边的人,种种心理衍化出来的盲目愤怒,很容易就可以被他主导和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