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五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下)(第3/5页)

当然,十八房同考官大都毫不知情,那些‘通关节’的文章如果写得不好,是不可能被荐卷的,为了达到目的,袁炜会利用‘搜落卷’的权力,在第二轮中名正言顺找出通关节的试卷,如此不留任何把柄,自然安全无虞。

如是想过,袁炜的心情终于踏实下来,这时,一篇篇‘荐卷’出房,被同考官推荐上来,严讷看过后,如果觉着可以,便写个‘取’字,最后递给袁炜,他也觉着不错,就再写个‘中’字,取中。

如此,录取应该是很快的,但袁大人向来目无余子,为了证明自己水平高,对严讷写了‘取’的卷子,必要仔细重审一遍,若是有不顺眼的地方,便不留情面的打落,如此严讷颜面有损倒在其次,只是录取进程太过缓慢,第一天仅仅录取了不到四十份。

天黑下来,同考官们停下工作,正副主考和总监官则清点朱卷,清点无误之后,同考官们便可离开,再由三人共同锁好聚奎堂,结束了第一天的阅卷。

站在暮色中的院子里,袁炜捶着酸麻的后背,深吸口清新的空气道:“不服老不行啊,才第一天,腰就像要断了似的。”

严讷在边上笑道:“部堂只是不习惯,等几天下来,反而没今天这么痛。”说着看看站得笔直的朱七道:“还是人家练武之人厉害,坐一天跟没事人似的。”

朱七提着灯笼,淡淡笑道:“严大人此言差矣,吾亦累也夫。”

严讷听他拽文,不由笑道:“朱七兄弟跟一般武人不一样啊。”那边袁炜心中却咯噔一声,暗道:‘这么巧?’便干笑一声道:“是啊,文武全才啊!”

“不过而已矣。”朱七谦虚道。

见他越说越来劲,严讷感觉极是有趣,但袁炜的脸都绿了,好在天色已晚,也看不出来。

“大好头颅,岂不惜哉……”朱七摇摇头,也不知在叹息什么,便提着灯笼离去了。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严讷开怀笑起来,对袁炜道:“不知从哪学了几句酸词,竟在咱们面前显摆起来。”

袁炜却愣在那里,毫无所觉,严讷又唤了几声,他才回过神来,也不理严讷失魂落魄地回去了。

“怎么都这么莫名其妙?”严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也跟着回去了。

※※※

那天晚上袁炜又是没合眼啊,满脑子都是那一红一黑两面旗,心说莫非真有鬼神对我不满了,不然一个武人,怎么说话如此文绉绉呢?八成是什么神灵附在他身上,警告我吧。

等到天快亮时,他又想起另一种可能,莫不是锦衣卫的人侦知通关节的事情,已经禀报皇上了……不想不要紧,一想吓一跳,唬得他浑身哆嗦,都起不来床了。

后来一想,不对呀,如果那样的话,为了捉贼见赃,朱七更不应该透露口风才对。

袁炜是越想越迷糊,浑浑噩噩来到聚奎堂,木然坐在那里。又想到朱七就在后面盯着,他更加魂不守舍,连卷子都阅不了,好在严讷也是饱学之士,有他把关就没有问题。大伙心说,主考大人今天咋这么痛快?看来是也发觉,照他昨天那个弄法,定然是没法按期完工的。

结果这一天,足足取中了一百五十份,这下不用担心了。

袁炜也终于想通了一件事,我得跟朱七问个明白。

等到再次锁了聚奎楼,准备去吃晚饭时,袁炜对严讷道:“你先去吧,我跟七爷商量下明天的安排。”

严讷心说,那有什么好商量的?照流程来就是了,不过他也看出,袁炜心事重重,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但他终归是个厚道之人,也不揭穿,便应下先去了。

朱七还是提着那盏灯笼,神情冷漠地站在袁炜面前,对方不说话,他绝不吭声。

袁炜看看四下没人,压低声音问道:“你到底想怎样?”

朱七看他一眼,淡淡道:“这话应该我问。”

“你……”袁炜轻声道:“已经禀告皇上了吗?”

“你很盼望吗?”朱七反问道。

“当然不了。”袁炜苦笑一声道:“说吧,你开什么条件,只要别捅上去,我都答应就是。”

“你以为都像你一样吗?”朱七冷哼一声道:“记住了,不管你在干什么,背后都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你呢!这次算你命大,我们大人不愿国家的抡才大典闹出丑闻,才没有立即报告,但发榜之后报不报,就不一定了。”说着丢下一句:“该怎么办,你自己考虑清楚吧。”便提着灯笼离去了。

袁炜在院子里站了好久,最终看看西长安街方向,小声道:“死道友不死贫道,对不起了,小阁老。”

第三天的阅卷,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顶着一双兔子眼的袁炜,但精神头显然好了很多,这一天,他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将用‘也夫、而已矣、岂不惜哉’结尾的考卷,统统挑出来……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