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长大(第2/3页)

但今晚,他的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之前看到彩虹屁,虽然也知道不可能当真,甚至输掉的时候这些前阵子才在吹彩虹屁的人,说不定转头就会来黑他,但是心情总会因此轻快一些,嘴角也会不自觉地上扬,但今晚,飞扬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些评论,心里却只剩下很难描述的不适感:知道这些评论可能是花钱买来的,这还让人怎么被取悦?甚至反而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好像自己是这场清醒的游戏中唯一一个糊涂的玩家,也是被所有人玩弄的对象。这些夸奖的言辞里,有多少是水军直接发的,还有多少是受水军的评论影响,跟风无脑觉得他很强的?就算是没受到水军的影响——又有多少是受到解说的疯狂吹嘘引导,过来吹彩虹屁的?

那么,归根到底,解说他们吹他,背后是不是也存在着什么他不清楚的利益交换呢?

他默然地关掉了评论,点开了自己之前的微博:也就是在他们连败期间,他被骂得最厉害的那条微博,下面几乎全都是叫他替补或退役,说他太菜的。

以前,那曾是飞扬的梦魇,让他敢于顶撞老板的开导,说出‘我就是想让大家都喜欢我’,可现在……

现在,他看着那些黑他的言论,居然一点感觉都没有了……夸他的水军让他对溢美之词脱敏之外,好像也让他对骂他的话失去了感觉。他有一种很难总结出来的感想,就像是,就像是——

在他极力的思索中,回忆就像是一道亮光闪过脑海,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声音,曾让他难以理解甚至嗤之以鼻,觉得矫情的感想。“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在这个圈子里,你会有一种错觉,好像公众人物就能接受到更多关心,不管那是正面还是负面,但其实,知名度只能让你变得更孤独。”

这句话,他曾经是不懂的,甚至暗自觉得和他说这话的人有点儿文人的酸腐味道,不愧是考上了大学没去念的优等生,和他们不是一种人,特会自寻烦恼,谁会嫌关注多了人气多了——当时,他确实是这样想的,当时的他也还是才入队的无名小卒,登上首发就是他短期内最大的目标。但现在,他有了人气也有了关注,有了争议的时候,飞扬却终于开始有点明白雪中飞的感觉了,类似的感受,他大概也有,只是少了文化,无法精要地概括出内心纷乱的思绪,只能重复着之前友人偶然的随感:现在,他有了这些,但却也比之前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人们围绕着他的表现争论不休,可这些言论指向的对象只是一个虚假的‘飞扬’,一个镜面凝聚出的幻象,真实的他就站在一旁,从前,他总把自己积极地代入进去,可现在,他不再如此自作多情。

得感谢老板吧,如果不是她点破,他可能还傻呵呵地为那些认可的声音而高兴,而不像是现在这样,能清晰地看懂这些认可背后清晰的引导线,而当赞美不再有意义,批评也就不再尖锐,是不是老板买的,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早就知道了,不是老板买,背后也很可能有别人在带节奏,不管是批评还是赞美,对他们心态的操纵总藏了别的目的,舆论早不单纯是舆论,只是操纵他们的工具。

“大众比你想得还要无知,舆论完全没有意义的东西。”

太多人对他说过类似的道理,队内一度有过的心理咨询师(和老板不一样,他和队友都觉得这些课程很没用),曾经的教练,还有被他视作大哥的雪中飞,都对他讲过这些,但飞扬从来没有发自内心地被说服过,只有伪装的开悟,直到此刻,老板随随便便一句话,却让他好像一下喝了一大口冰水,几个小时了,脾胃依旧冰凉,还在劲儿上。

‘夸你们的,黑你们的,都可能是我买的’

这句话,轻飘飘的,自然而然,平静得要命,却让他大半夜看着天花板,都没有打飞.机的冲动,也半晌不能成眠,飞扬想了好久好久,一些陌生的,曾在林雪飞的屏幕中被他无意看到的字眼从眼前飘过,‘客体化’、‘资产化’、‘商品化’。

他们算不算被包装异化的客体?算不算被去人格化的商品?他们和台下坐着的李歌手走的是不是同样的路线?只除了受众群体量级不同,收益和压力也不同,但怎么想原理都差不多。那些他曾很想要的认可,曾很饥.渴的喜爱……

没读过多少书,平日的想法总是琐碎且庸俗,只想着身边一小圈,只看到眼前一点点,今天不知道怎么了,队伍大胜他却并不兴奋,只有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挥之不去,一点多了,他还睡不着,想聊天手机却已上交,飞扬辗转反侧,还是爬下床,浑身摸出一张门卡,晃悠着从宿舍楼出去,往训练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