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优越感(第2/3页)

叶子默打断何巧的话,“别多想,买一间铺子至少要上千元,租的话,算算租金,那也不合算。”

叶明素听他们热烈讨论,没有讨论出结果,忍不住插嘴说:“那先买间铁皮屋啊!”

何巧和叶子默从暑假到现在,通过卖煤球和泥坯,是赚了一笔“巨款”。

这笔“巨款”共计四百三十元。

而铁皮屋的价钱,是四百元整。

让他们一口气把赚来的钱全砸去买铁皮屋,是真的舍不得。

何巧和叶子默商量了几天,犹豫了几天,正拿不定主意时,常参来了。

常参说是过年前有香港的亲戚要过来,现在提前来小渔村买鱼去晒成鱼干,到时送给亲戚。

叶子默忙跟农业大队请假,特意陪着常参到海边买鱼。

海边不远处,有一间冰厂,他们买了鱼后,到冰厂买了一块冰碎成块,把鱼冰上了,这才商量中午在那儿吃饭。

叶子默笑着说:“自然是回家吃,让我妈煮点好的。”

常参不肯,摆手说:“别麻烦老人家了,咱们在面店这儿吃点。”

叶子默马上说:“那由我请客。”

常参“哈哈”笑着说:“好,你请!”

两人吃面时,叶子默说了自己想买铁皮屋,又拿不定主意的事。

常参听完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你们想赚钱,就要先舍得出钱。现在买不起铺子,又不想租铺子,买间铁皮屋是好主意。一来不用怕括风下雨,二来不用每天背着货品进出,三来铁皮屋看起来比摊子要高档,同样的东西放在铁皮屋,感觉就是比摊子上的东西好,吸引人买。

叶子默认真咀嚼常参说的话,等吃完面,便做了决定。

第二天,叶子默便和何巧到县城买铁皮屋。

拖拉机把铁皮屋运到小渔村市场时,还轰动了一下。

这是小渔村第一间铁皮屋铺子。

有了自己的铺子,何巧好几天都是红光满面,又去进了许多以前不敢多进的糖饼类。

不知道是铁皮铺子的货品比较多,还是村民贪新奇,或者别的原因,总之,铺子生意比摊子好很多倍。

铺子里还能点灯,晚饭后也可以过去开铺做生意。

几天下来,何巧一算账,发现以前摊子要十天才赚到的钱,铺子三天就赚到了。

生意一好,饭桌上的菜式也丰富了起来,还没过年,孩子们又各做了一套新衣。

期末考之前,苏细细家访了。

陪同苏细细家访的,是吴美玉和钟圣元。

老师家访带着学生,一来是需要孩子帮忙带路,二来是有些问题由孩子问孩子,更好打开话题。

苏细细先到章奶奶家。

章奶奶大儿子和二儿子已是分出去别的房子住,家里又收拾得干净,看着就比较宽敞明亮。

苏细细一进去,章奶奶忙拿出章大妮捎过来的新奇零食款待,一边又塞零食给吴美玉和钟圣元,夸这两个孩子好看白净有气质,赞老师会培养孩子等等话。

等苏细细坐下问周奇星的情况,章奶奶大力显摆周奇星父母在香港的情况。

苏细细一边听,一边问几句,点头说:“奇星在村里读书,是委屈了。”

吴美玉和钟圣元家境不错,看到周奇星是住在海边这破房子时,本来有心理优越感,待听到章奶奶吹嘘周奇星爸妈在香港如何如何,一下又羡慕了。

章奶奶吹嘘完,又笑着说:“要不是形势做怪,奇星现在就在香港读书了,哪用在咱们小渔村这儿?这孩子是委屈了。”

苏细细笑着说:“周奇星同学方方面面都优秀,就是有点心重,不够开朗,你们家长得多引导他,让他开怀些。”

章奶奶大力点头,“可不是么?别的都好,就是心重。”

章奶奶说着话,提起叶明素,“对了,苏老师,叶明素那孩子不努力学习,但也考到好成绩,她是不是你们说的神童?”

说起叶明素的学习成绩,苏细细也认为这孩子有点妖孽,但当着大家的面,她也不讨论,只笑笑说:“小学才两门主科,比较聪明的孩子,不努力也是能考到好成绩的,但等到初中,光聪明不努力,想考到好成绩,那就比较难了。”

她说着,拍拍周奇星的肩膀,意味深长眨眨眼睛。

出了章家,苏细细带着两个学生进了叶家。

叶子默和何巧摆摊还没回家,家里只有叶奶奶和几个孩子。

见苏细细进来,叶奶奶忙泡茶,笑着招呼。

苏细细让叶奶奶不用忙,坐下简略问几句,再例行鼓励叶明素两句,就起身告辞了。

出了叶家,吴美玉和钟圣元悄悄嘀咕说:“明素家里真破。”

“是很破。”钟圣元附和。

吴美玉又皱鼻子,“家里那么破,她怎么还好意思穿漂亮裙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