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WPO小组(第2/3页)

然而,从师大图书馆反馈的消息是:图书馆刚刚整理完借书卡,并且已经销毁了一大批。尽管没能最终证明借书卡只是巧合,也没有人愿意再查下去了。

警方偃旗息鼓,“死亡借书卡”的传闻却在校园里不胫而走,而且越传越玄乎。最流行的版本是图书馆里有一本杀人书,所有借过这本书的人都要死。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找方木,让他看看自己是否在那张读者名单上,得到答案后,面如死灰者有之,当场昏厥者有之,欢呼雀跃者有之。

某天下午,吴涵回到宿舍,恰好看到又一批人带着劫后逢生的表情离开。方木和祝老四也在,面色不善。

“这样下去可不行。”吴涵皱着眉头,“咱们宿舍成他妈问询处了。”

“我有什么办法?”方木疲惫不堪地说道,“那个经济系二年级的白痴已经来了三趟了,我第一次就告诉他名单里没有他,他不信,好像我要害他似的。”

吴涵笑笑,又问道:“公安局那边有消息么?”

“没有,”方木有点沮丧,“大概人家觉得,这就是巧合。”

“你觉得呢?”

方木犹豫了一下:“我觉得不是,这张借书卡肯定有问题。”

一直没说话的祝老四突然开口了。

“你们想没想过?”祝老四抬起头,一丝恐惧在眼中闪过,“也许……”

他说不下去了,似乎接下来的词句让他自己都觉得可怕。

“你的意思是——凶手也许就在这个名单里?”方木哆嗦了一下,“我早就想到了。”

三个人沉默地坐了一会儿。

“我建议,咱们开个会吧。”良久,吴涵缓缓说道,“所有人。”

聚会安排在下午4点半,恰好是食堂开饭的时段。学校里的大多数人都在食堂,被人打扰的可能性比较小。地点安排在法学院六楼的阶梯教室。方木、吴涵和祝老四分别通知了名单上其余的人。

差不多4点40分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到齐了。

他们是:法学院四年级学生张国栋、齐远,三年级学生方木、吴涵、祝城强、王建;经济系三年级学生陈希(女)、王培(女)、廖闯,二年级学生邹奇、刘柏松。

11个人零零散散地坐在教室里。每个人都偷偷地互相打量着。相熟的人不时交头接耳一番。整间教室里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氛。

方木感到很多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他感到有些不自在,可是想到自己是这次聚会的发起人,又不得不打起精神。

方木清清嗓子,拿起笔记本:“既然都到齐了,我点一下名。念到名字的同学请站起来,大家也好互相认识一下。”

方木先从法学院的同学点起,张国栋和齐远都是上届的师兄,平时总在一起打球,算是比较熟了。至于吴涵和祝老四就更不用说。点到王建的时候,没有人吭声,点了第二遍,角落里那个面色阴郁的男生才懒懒地应了一声。

念完名单后,方木长长地吁了口气,仿佛这是一个很艰难的任务。的确,在这11个人之中,也许就有下一个牺牲者。

这张名单,好像地狱的邀请函一样让人感到恐惧。

“大家都知道,最近三个月,校园里发生了一连串命案,先后有四个同学被杀死。而我,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书和一张借书卡。其中,有三个遇难的同学都在这张借书卡上。”

尽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件事情,可是听到方木亲口说出来,大家还是纷纷变了脸色。

“我不知道这张借书卡与这些命案有什么联系,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不是巧合。当然,我非常希望这是巧合。因此,我想提醒诸位,”方木扫视着每一个人的脸,“性命攸关,万分之一的可能也是我们要警惕的。”

角落里传来一声冷笑。方木循声望去,王建正在摇头,表情很不耐烦。

方木收回目光:“我知道你们都在怀疑我的想法。我告诉你们,我不是警察,破案不是我的任务,我也不需要什么证据。毫不掩饰地说,这一切仅仅是我的直觉。我并不指望你们都能够信任我,但是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提高警惕,因为下一个受害者很有可能就在我们之中。”

他停顿了一下。教室里一片死寂。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保护,无论何时都尽量不要单独行动。而且,如果你们发现身边有可疑的事或者可疑的人,请马上互相通报。简而言之,我们需要抱成一个团。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方木舔舔有点发干的嘴唇,“才能保住我们的命。”

方木的发言完毕。大家面面相觑。很快,一个经济系的女生举手发问,方木记得她叫王培。

“可是,为什么不能让警察来保护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