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第3/4页)

纪忆走入会场,嘉宾们刚刚落座。

四周也渐渐安静下来。

外边在下雪,室内却是暖意融融,她鞋上的雪很快就化成水,弄湿了脚下的地面。而她的心也慢慢地落回到原位,最右边座位上已经坐了人,他没有缺席。纪忆悄悄挤入最后一排的学生中,没有去后台。她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来,是为了确认他没有如别人玩笑中所说的是身体问题?还是……怕他忽然又彻底消失?

场内坐满了人,这些后进来的人都热情地站着,等待着听听这些让人尊敬的记者们会如何给出一场精彩的即兴演讲。

刘晚夏这几年也有自己的访谈节目,对于这种和嘉宾面对面的谈话很熟悉。尤其台上这几位虽然国籍不同,却都曾有过交流的同行们彼此也很熟悉,很快气氛就热烈起来。

“说实话,会不会怕?”刘晚夏笑着看各位嘉宾,有意多看了季成阳一眼,这也是她几年来第一次见到这位老同学。

“怕,当然会怕,千万不要以为所有的战地记者都是肾上腺素上脑,眼中没有死神,”报社副主编刘凯丰先笑了,坦率地说,“我觉得上战场不怕的人才不正常。不过我也碰到过真不怕的,人和人不同,记者和记者也不同。”

刘晚夏笑了:“你可真坦率,”她转头去看Amanda和另外一个意大利记者,用娴熟的英文继续问道,“战地记者被绑架、伤害、甚至是杀害的事件一直不断,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或者自己身边人有过这种经历?有没有对那些想当战地记者的人,有好的建议?”

“很多,屡见不鲜,”意大利男记者略微回忆,“我报道过一些同行被喝得烂醉的穷大兵当街杀害的事件。所以,很多记者身上都会携带大笔金钱,能在关键时刻保命。”

Amanda接话:“现在很多地方都有战地记者的培训,很专业,可以让你躲过很多生死危机,”Amanda笑了笑,无奈地说,“是不是,Yang?”

纪忆的心被收紧,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外国女人忽然将话题丢给他。

像是他真的曾经经历过,所以很有发言权一样。

季成阳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培训很重要,当然,运气也同样重要。如果真倒霉碰到一个嗑药上头的大兵举着AK47一定要爆你的头,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他说得方式很轻松,底下的一些学生忍不住笑了。

他们都见过数不清的死亡,言语有着超出一般人的诙谐和淡然。

尤其吸引这些最容易热血的大学生。

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个小时,已经接近尾声。

季成阳说得并不多,或许是事先就他的身体情况打过招呼,刘晚夏也并没有过多地将话题引向他。

最后,刘晚夏率先起身:“让我们向这几位足迹遍布伊拉克、阿富汗、以色列、前南斯拉夫、安哥拉、索马里、苏丹、安哥拉、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国家和地区的记者们,致以敬意,谢谢你们。”

在满堂掌声里,纪忆仍旧在他不可能看到的角落里站着。

在这一分钟,她很清楚地知道,纵然和他的感情早已结束,他所在的精神世界仍在吸引着自己。

到活动结束,她就不得不去后台,去帮何菲菲一起安排各个嘉宾离开。因为最后这一场在郊区,所以报社提前安排了大巴接送七位记者和主持人,来得时候纪忆坐得是何菲菲的车,没有和他们一起,现在回去,自然也认为自己能避开季成阳。

没想到到后台时,正在和几个学生闲聊的何菲菲看到纪忆,很快就想起什么,交待他:“我一会儿开自己的车回去,你和那些老师们坐一辆车,好好招呼人家。等车到了三环,我找个地方陪他们吃顿晚饭,好好感谢人家这么配合,肯来这么远做活动。”

纪忆怔了怔:“我要和他们坐一辆车?”

“是啊,你就不要坐我车了,要不我们两个人都不在那辆车里,显得我们多没诚意啊。”何菲菲推了推她,快去,雪越下越大了,还不知道高速会不会堵车呢。

纪忆找不到理由推脱,硬着头皮走出礼堂,看到报社用来接送记者的大吧就停在礼堂右侧,低头走过去,雪的确比来得时候更大了,走到车门前,她用来围住下半张脸的围巾上都被覆了层白。

“晚报的?”司机例行公事问。

纪忆点点头,走上两级台阶,拉下了自己的围巾。

“那你看看人齐没有,齐了我们就走了。”

“好。”她回头。

四十多个座位,只坐了十个人,都零散坐在前半车厢。

根本就不用清点,一眼就能望到所有人的脸。

七个记者,两个这次协办活动的学生骨干,还有一个女主持刘晚夏,她就坐在季成阳的身边,很惊讶地看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