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亘永不离(第5/9页)

伽罗动也没动,她似乎麻木了,这满宫的幢幢黑影,是她最忠实的老友。

等杨坚离开,她打算再读上半卷经,这半年里,萧太医不知道进过多少方子了,却没有一种药能够挽救她的衰弱和疲倦,她真是倦了,在这个人来人往的熙攘世间,她经历得太多,得失得太多,已经再也感觉不到悲喜。

伽罗孤坐在暗处的模样,令杨坚更觉压抑,他几乎是逃一般想离开大兴宫这个树影深密、气氛幽静的地方。

宣华夫人正在城外的仁寿宫里等着他,她刚刚为他生下一个甜净可爱的女儿,睫毛深长,脸上带着两个深深的酒涡,那明媚的模样,不笑都令人心醉。

孝顺的杨广,还为这出生不久的小公主送来了黄金打制的骆驼、马羊等物,今天,杨坚打算去和这幼小的女儿好好亲热亲热,再精心给她起个名字,宣华夫人曾温柔地说,她一切都听杨坚的,不管起什么名字都好。

“皇上不必为臣妾担心,臣妾只是这几天睡得不好,休息半日便会没事的。”伽罗平静地站起身,转身离开了杨坚有些紧张的视线。

见她这样大方,不在乎自己去探视宣华夫人母女,杨坚反而踌躇起来。伽罗是真的想开了,不再嫉妒了呢?还是根本放弃了自己?

又或者她并不真的在乎自己的背叛?

也许是恨伽罗对尉迟绿萼下手太毒辣,杨坚这一年来和伽罗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无话不谈,两人之间保留着一种看不见的距离感。

可看了伽罗此刻静静离去的瘦削背影,看着那背影上的苍老气息,杨坚又不禁有些感伤,沉浸在这样的情绪里,他默默离开了大兴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庭中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伽罗静坐在漆色微显斑驳的走廊下,凝视着庭中白雾一般的雨色。

自从当了皇后,她几乎足不出大兴宫,而她的心里却时刻装着外面的万里江山和无尽事务,现在她觉得倦了,她觉得百无聊赖,她只想和民间那种中等人家的老妇一样,被儿孙们亲热地簇拥着。

可她的儿女、孙儿们,没有一个不怕她。

多么可怜。伽罗伸出手去,想触摸廊下一根斜伸来的梨树枝,茂密的树叶上,洒满了雨点,两只黑羽白尾的小鸟在树枝上停着,互相啄弄着羽毛。

“母后。”被杨坚特旨召来的乐平公主杨丽华,站在伽罗身后,用一种蕴意复杂的眼光打量着母亲,这才走过来,这些天来,她每天都准时进宫来陪母亲,“母后又不听话,坐在这正起西风的走廊里。父皇要我陪母后去般若寺散散心,母后去么?”

“般若寺?”伽罗摇了摇头。

般若寺被杨坚修得越来越气派了,每年他都要和伽罗一起前往,并祭扫岳丈岳母的坟墓,今年他却要女儿来陪她,他真有这么忙么?

还是他害怕和她单独相处?

“丽华,来。”伽罗拉过女儿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虽然年过四旬,杨丽华看起来还十分端庄秀丽,伽罗的心底浮起一种歉疚感,她欠这个女儿的,的确太多了。

其他两个女儿所嫁的丈夫,虽不是什么王公,却都是才貌兼备的少年,夫妻恩爱。

只有杨丽华,少年时嫁给了那个宇文家的疯子,受尽折磨,又年轻守寡,仅剩着皇后的尊号,还被伽罗所夺……她这一生,除了为父母的远大抱负当了铺路石外,什么也没有得到。

也许是看出了伽罗目光里的和善,杨丽华趁机说道:“听说昨天一天,父皇和母后下了十几道圣谕去责备太子,不知是为什么?”

作为杨勇和杨广的同母姐姐,她并不偏向任何一个弟弟,但杨勇那惶惶不可终日的紧张模样,看了真让她心疼。

伽罗苦笑了一下,放开了杨丽华的手,叹道:“是勇儿太过分了,他这一年买了近千匹好马,本宫不过打发人去问问他买这么多马干什么,他便又是哭又是闹,吓得本宫不敢再当面询问,叫了东宫的幸臣姬威进来问话,想不到,姬威揭发道,勇儿在背后曾说过,皇上经常出城去仁寿宫,倘若东宫能出动一千名精锐骑兵,合围仁寿宫,皇上必不是对手……呵,勇儿是想学着侯景的榜样,将皇上困在宫城里饿死呢!”

伽罗的冷笑令杨丽华浑身一颤,她忽的想了起来,她女婿李柱国说过,姬威这一年来与杨素过从甚密,而杨素似乎总是帮着杨广说话……

难道,广弟他这么有心机?杨丽华的眼前浮起杨广那张充满了诚挚之情的漂亮面孔,她轻轻地摇了摇头。

“这只是传闻,做不得准……母后,勇弟性情仁厚,断不会说这种话。”杨丽华有些无力地帮杨勇辩解着。

“性情仁厚?元妃是怎么死的?”伽罗尖锐地反问道,若不是高颎昨天在大兴殿上叩头流血,令杨坚有些下不来台,当时她就要下诏废去杨勇的太子之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