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2/3页)

“哎?”成实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有气无力的。她的脸上,带着一丝不自然的笑容,“东玻璃?是吗?”

“你真的不知道吗?”汤川问。

“我连想都没好好去想过。”

“就算真的没想过,你也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看出到底是哪里的大海了吧?你不是比任何人都更熟悉玻璃浦的大海的吗?甚至还建了个人网站。”

“我很少去东玻璃的。”

“是吗?你的博客上不是写着,说从东玻璃眺望玻璃浦的大海是最美的吗?”

成实的眼角露出了一丝凶光,她的声调也开始变得尖厉了起来:

“我没写过那种话。”

汤川苦笑道:“你也用不着生气吧?”

“我没生气……”

“如果不是你写的,那大概是我误会了吧。看起来,我最好还是跟你道个歉的好啊。”

“不,没必要。您还有什么其他事吗?”

“不,没有了。”汤川往玻璃杯里倒上了啤酒。

“失陪了。”成实转身走出了房间。她的背影,看上去似乎有些无精打采的。

“刚才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恭平问汤川,“博士你已经找到那幅画上的大海了?”

“嗯。”汤川随口回答了一句,往小碟子里倒上酱油。之后,他用筷子尖头挑起一小块芥末,搅拌到了酱油里。甚至就连他的这些动作,感觉都有种搞科学的人的范儿。

“还特意跑过去看看。感觉你似乎挺在意这事的啊?”

“‘在意’这个词,说的就是‘好奇心受到刺激’的意思。放着好奇心不去理会,这可是最大的罪过。一个人成长的最大能源,就是好奇心。”

恭平点了点头。可他的心里却一直在想,为什么汤川说话总是这种调调?

汤川伸手拿起托盘上的点火棒。摁下开关,嚓的一声,点火棒的一头便冒出了火苗。恭平家里也有这样的东西。那是他们家买来做烧烤时用的。可实际上,家里就只用它做过一次烧烤。恭平的父母平日里都很忙,几乎都没时间出去烧烤。

汤川用点火棒点燃了桌上小炉下边的那团固体燃料。

“你知道现在火上烤着的这容器是用什么做的吗?”

桌上小炉上边,放的是一只白色的容器。不过它看起来却和普通容器有所不同。恭平盯着那容器仔细看了看,说道:“感觉似乎是用纸做的啊。”

“对,就是用纸做的。所以,这容器就叫作‘纸锅’。你不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吗?既然它是纸做的,为什么不会被点着呢?”

“大概是做过些什么处理吧。”

听恭平说完,汤川用手指从纸锅的一端撕下了一个小角,用筷子捻住,把左手上的点火棒凑了上去。虽然那纸并没有立刻就烧起来,但它却也渐渐地变成了黑色的灰烬。看到筷子尖也快被烧到,汤川这才停了下来。

“如果换作是普通的纸,那么立刻就会烧起来的。没错,这纸确实经过了一些耐火处理,但它却也并非完全不能燃烧。光凭你刚才的那些说法,是无法解释清楚的。”

恭平放下手里的刀叉,爬到了汤川的身旁。

“那它为什么没烧着呢?”

“你看看纸锅里边吧。不光只是蔬菜和鱼类,里边还盛着汤汁。汤汁其实就是水。水的沸点是多少度?你已经上五年级了,这个应该是知道的吧?”

“知道,一百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还做过实验呢。”

“你们是在烧瓶里装上水,然后一边加热一边测量温度的吧?”

“对。温度接近一百度的时候,水里就会开始冒泡。”

“那么,之后温度计的数值又如何呢?是不是一直在上升呢?”

恭平摇了摇头,说道:“一点儿都没上升过。”

“是吧?水在一百度的时候,会变成气体。相反,在水保持着液态的时候,它就不会超过这温度的。同理,只要纸锅里还残留有汤汁,那么不管再如何在它的下边加热,它都不会烧起来的。因为纸的燃点是三百度左右。”

“原来是这么回事。”恭平抱起双臂,两眼盯着桌上小炉的火焰。

“那,咱们接着做下边的实验吧。”

汤川挪开装着啤酒的玻璃杯,拿起了下边的那张纸质的圆形杯垫。

“如果把它放到固体燃料的上边去,情况会怎样呢?”恭平看了看杯垫,之后又看了看汤川,战战兢兢地回答说:“会烧起来。”他总觉得,汤川这是故意在给自己下套。

“大概吧。”

汤川的回答让恭平大跌眼镜。

“什么嘛。你这算什么实验嘛。”

“别着急。那,如果情况稍微改变一下呢?”

汤川拿起一旁的茶壶,把里边的水倒在了杯垫上。杯垫立刻变得湿漉漉的。茶壶里的水甚至打湿了榻榻米,但物理学者却完全不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