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第2/5页)

名为寄养,在薛家人眼中就是打秋风。毕竟刘家将姑娘送来了,却没送来足够精细教养姑娘的金银细软。叫着姨父姨母,但这根底上不就是想靠着亲戚的关系叫薛家帮他们白白教养姑娘么?

心里这么想,薛家长辈看在长子媳妇的面子上,并未挑破这事儿。两家乃连襟,薛家长子的妻室章氏是刘氏母亲一母同胞的亲姐姐。以薛家这家大业大的,教养一个小姑娘也就是西席跟前添把椅子的事儿。亲姨母不至于计较这三瓜两枣的,就这么将刘氏养在了身边。

刘氏于是就与薛家长孙薛长风自幼一起长大。乃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若只简单的当表兄妹处着,薛家的热闹后来也不至于闹那么大。

实在是刘氏这人乃天生的美人坯子。从十岁起就渐渐地显露出惊人的美貌。每长大一岁就出众一分,美得惊心动魄。借着薛家的跳板,当时盯着刘氏、想娶她的世家子弟能从镇国公府排到城门口。可薛家最出色的嫡长孙薛长风早就视她为己物。

为了赶走觊觎刘氏的人,薛长风下手极为狠辣,甚至不惜大动干戈。

后来薛家见薛长风好好一个出众的好苗子如此沉溺儿女私情。怕好好的长孙被耽搁了,便私下做主将刘氏报送了秀女,预备要送进宫去。

薛府长媳章氏虽觉得这般对不住外甥女,但外甥女再亲也亲不过亲生儿子。她私心里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就这么被外甥女给耽误了。

说实话,大章氏虽为刘氏亲姨母,其实也打心底瞧不上刘家。在她看来,刘家若是有气节有规矩,就该在慢慢有起色后将女儿接回去。或者不接回去,大方一些,将这些年薛家替他养育姑娘的银两补上。结果刘家就仿佛没有这个女儿似的,逢年过节就一封信问问,别的什么都没有。

这样的人家,如何能结亲?这样小家子气的岳家,将来如何能帮得上自己儿子?再是有情分,大章氏依旧觉得自己儿子可以挑到更好的。

于是便勒令薛长风不准与刘氏往来,并开始暗地里与门当户对的人家相看适龄姑娘。

因为长辈的阻碍,两人感情反而更深了。

眼看选秀在即,薛长风以命相逼。若非他逼得老国公出手留下了刘奡,刘奡就已经进了宫。

当然,若刘奡进宫,怕是就没有后来盛宠二十年的叶贵妃的事了。刘奡不仅仅只是美貌,而是碾压众京中贵女的罕见美貌。一般的美人与绝顶的美人,这是天壤之别。兴许当初唯一能与她相较的,估摸着就只有容色倾城的韩皇后。且不说刘氏样貌绝美,京中不少爱慕她的世家子盯着。就说因两人轰轰烈烈的闹法,确实有种缠绵悱恻的神情感觉。

老国公夫人见薛长风与刘氏感情甚笃,亲自做主为两人主婚。

薛长风与刘氏便在十五岁的年纪成了亲。

婚后两人如胶似漆,不到一年刘氏便怀了孕。诞下薛家嫡长曾孙薛霁月。

第三年,刘氏又有孕,诞下了薛家嫡长曾孙女薛泠星。

两人成婚期间,薛长风对刘氏极为宠爱,后宅清净得连一个通房小星儿都没有。两人融不进旁人的感情还一时间被京城好些贵女艳羡向往,传成佳话。

若一直这般就不会那么令人唏嘘了。奈何两人婚后第五年,薛长风忽然变心了。

两人亲密无间的夫妻关系之中,插.进来了一个活泼伶俐的赵娇娇。

赵娇娇也就是如今的镇国公夫人,曾经老国公下属的孙女。因祖父恳求,被送到薛家来小住。

她与刘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情。刘氏因自幼寄人篱下,战战兢兢的的生存环境造成了谨言慎行寡言寡语的性子。这赵娇娇却是马场野小子一般养大的,性子活泼狡黠,口齿伶俐,一个不懂男女有别大大咧咧的热闹性子。两人一个静一个闹,截然相反。

薛长风曾经确实心悦刘氏,喜欢她喜欢得可以为她付出生命。但五年平淡如水的日子早已磨灭了曾经的激情,尤其是在母亲持续不断地数落刘氏性子太过于木讷,时常贬低。久而久之,薛长风面对容色还未衰老的刘氏也觉得味同爵蜡,心中激不起一丝水花。

尤其是在赵娇娇的到来犹如久旱逢甘霖,她时常没轻没重不懂规矩地拉着薛长风骑马射箭,谈天说地。薛长风虽经常斥责她没规没矩,不懂与男子保持距离。但心却控制不住地偏向了这个古灵精怪的姑娘。

后面的事情就十分的惨痛,动静大到整个京城都看了笑话。

赵娇娇三番四次地与妻子刘氏发生冲突,薛长风一面心烦意乱,一面眼盲心盲地站在了赵娇娇这一边。他厉声斥责刘氏成婚后变得小肚鸡肠、整日里疑神疑鬼。声称赵娇娇不过是小孩儿心性,实则单纯可爱,没有恶意。让刘氏不要与人计较,处处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