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3页)

等到养真再回京,已经是六年后,当初的小丫头片子成了豆蔻少女。

当两人再次相见的时候,对养真而言,芳敬王叔从没变过;但是对赵芳敬而言,却几乎不认识面前那貌美如花娉婷袅娜的少女了。

在养真嫁给三皇子赵曦知后不久,皇帝便下旨,封了赵曦知为太子。

天师的预言在逐渐达成。

那时赵芳敬还在京内,偶尔跟她见过几次,养真始终笑的恬和,应答自若毫无异常。

赵芳敬看着她的笑容,以为她过的很好。

殊不知养真在东宫里,度日如年。

太子赵曦知其实有个心上人,因为皇后一心要他娶养真,赵曦知迫不得已,委曲求全。

可心里自然存着怨气。

新婚之夜他赌气没有动养真,却给伺候的嬷嬷暗中告诉了皇后。

皇后一番教训,赵曦知便只当是养真告密,两人的初次洞房,赵曦知差点儿把她折腾了半死。

这些闺房中私密的事,赵芳敬自然不知道。

后来又过了半年,赵曦知终于想法儿把自己的心上人、顺天府尹之女桑落揽入东宫。

太子对桑落宠爱有加,对待养真越发冷了。

皇后虽有耳闻,却也不以为意,毕竟养真最大的作用是“摆设”,既然是皇后命,自然不能落到别人手里去,只要她在太子手里,那就成。

对于太子的恩宠,养真其实也并不在意。

至少有了桑落,赵曦知就不必来折腾自己了,对她而言只是多些清闲、少受许多苦楚罢了。

事情的转变,在皇帝病重的那一年。

那时候赵芳敬早就给赐了封地,迁出京城,远在梅阳。

大臣们见皇上不妙,便开始筹备着太子登基之事。

大概是见大局已定,不管是赵曦知还是皇后,都好像松了口气。

而就是在这时候,太子对于桑落的宠爱到达了巅峰。

就算有人将顺天府尹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的证据等送到太子面前,只要桑落在赵曦知跟前掉两滴泪,太子仍旧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养真很看不惯一国储君如此,劝了几次,却都换来赵曦知的冷脸。

有一次太子讥讽地说道:“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的想法,哼,有人诬告顺天府罢了,至于为什么有人针对顺天府,你难道不知?”

养真莫名其妙,只得缄默。

让养真无法缄默的是,某日,顺天府突然上了个谏议,说是十三王爷赵芳敬在梅阳行事僭越,似乎有不臣之心,让太子及早防范,最好派人前去申饬,褫夺王爵之类。

养真闻听十分惊怒,婚后第一次跟赵曦知大闹了一场。

事情惊动了皇后,皇后自看不惯宝贝儿子受委屈,便把养真斥责了一通,让她闭门思过。

再往后……是后来天下皆知的“梅阳之变”。

就在养真给囚于东宫三个月后,突然传来了赵芳敬起兵的消息。

起初大家还在怀疑这消息的真假,可在年底的时候,十三王爷的兵马已经君临城下。

此刻皇帝病危,太子还未登基,整个皇宫跟东宫都乱作一团。

听说太子已经先送了桑落逃离,不知真假。

养真去寻赵曦知的时候,太子正颓丧地瘫坐在圈椅上,往日围在身边的大臣们不见踪影。

赵曦知见了养真:“你是不是早就跟赵芳敬串通好的?”

养真一愣。

赵曦知道:“他没有跟你联络过?当初为了你,他甚至安排人针对桑落的父亲,你敢说他造反你不知道?”

养真有些窒息:“针对顺天府是王爷所为?我并不知情,不过就算是王爷所为,那也是顺天府自己罪行昭彰,并非诬告。”

赵曦知冷笑道:“你说跟你不相干?那就是他从一开始就意图皇位!弹劾顺天府不过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还是对着我来的罢了!”

养真深深呼吸:“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殿下不必着急,要相信王爷并不是反叛之臣。”

赵曦知瞥着她道:“你可着实天真,他随时都可能攻入京城,你如今还替他说话。”

养真道:“王爷是闲云野鹤的性子,也许,是因为……看不过有奸佞围着太子……”

话音未落,赵曦知一掌甩在养真脸上:“事到如今你还惦记着桑落,他们说什么清君侧,这不过是他的幌子,他只想要这皇位而已!”

养真后退一步,却仍是固执地说道:“不,我清楚王爷的为人,他不是那种重权之人。”

赵曦知冷笑连连:“是吗,那等他来了,你亲自问他就知道了。”

日落之时,城门自内大开,据说是有人里应外合,给十三王爷开了门。

在东宫寝殿,养真又跟赵芳敬见面了。

只是这次跟先前不同,十三王爷身上不再穿着飘然世外的道袍,而是一袭玄衣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