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诸君,我喜欢战争(第2/3页)

但是让平城始终有一条路是畅通的。

那就是撤离的道路。

大周自北面来。

而南方自始至终,广济奇都没有堵上。

就好像在大声告诉城里的人,你还有最终逃跑的道路可以选。

等大炮的到来,一共等了十天。

然后等对方恐惧,广济奇等了十五天。

事实上方别还是有点担心,这样等下去,反而把东瀛的援军给等来了,那个时候对方反而在让平城下和广济奇进行决战,那就太过于画美不看了。

但是广济奇告诉方别,这一点不用担心。

因为他相信,一条蛇在吞下一头大象之后,一定要消化很长时间。

即使是东瀛的大军,在一路势如破竹地几乎占领了高丽的全境之后,想要发动下一次的进攻,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修整和准备的。

这一点,并不是方别告诉他的情报,而是单纯出自于广济奇的军事判断。

而事实上,广济奇的这个判断非常地准确。

在接到小西行长的求援之后,东瀛人并没有向让平城进一步派出来援军,而是反而命令小西行长就地据守,并且寻觅机会反向歼灭大周的远征军。

毕竟冷兵器时代,守城战的优势大得几乎难以想象。

而大周的军队,从城墙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对方的规模。

事实上,广济奇的军队与小西行长的守军数量上相差无几。

在东瀛人看来,自己有城池的地利,粮草也算充足,攻城一向讲究十则围之,而现在几乎是一比一的比例,想攻城是不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论将领的质量,自己这边也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国名将,一路从高丽打过来,到哪里不是把对面打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就好像早已经在修罗场上练到满级的大佬回新手村一样横行霸道,完全不在怕的。

在这样的心态下,最终,东瀛没有援军。

他们急着消化自己已经攻占下来的土地,在高丽国王已经逃到了大周的当下,在整个秩序都崩溃的当下,只有零散的义军还在反抗着东瀛的铁蹄,原本历史上可能会有所建树的水军,此时也因为时间的差异,同样被打的溃不成军。

毕竟提前三十年,大周有正值壮年的广济奇,但是高丽可只有还是孩提的李舜臣。

即使是李舜臣,也没有办法上演八岁的我打败东瀛海军这样的顶级龙傲天剧本。

而在十五天之后的夜晚,广济奇突然下令召集了所有的高层军官。

“请问主将召集我们来有什么事情?”雷广看向广济奇,第一个发问。

自从被方别教育了一番之后,雷广现在已经有些夹着尾巴做人了,而广济奇这些天的调兵遣将,发号施令,雷广看在眼里,就算说没有什么大的战果,但是小西行长几次劫营都被不动声色地打了个大败,最终铩羽而归,广济奇在军中的威望已然比最初空降的时候高了数倍不止。

但是即使这样,他们依然不知道广济奇将他们突然召集在这里要做什么。

“我们选择今日攻城。”广济奇看着站在身下的将领,平静说道。

此言一出,四下里随即一片哗然。

因为在此之前,广济奇虽然说着攻城,但只是让人将让平城给团团围住,平日里天天打炮扰民,虽然说着随时准备攻城,但是随时是什么时候,没有人说得清楚。

就好像无限期推迟的计划,到底会不会重新被拾起来一样都属于玄学的事项。

“大帅确定是今天?”雷广看着广济奇说道,虽然说要攻城了他确实有些兴奋,但问题是,这么大一座城,哪里能说打就打:“大家伙都还没准备好呢。”

“哪里没有准备好,我不是已经演练了那么多天了吗?”广济奇看着雷广反问道:“所有的大炮是不是都运到,并且都架设在了正确的地点,所有的士兵都已经提前做好了攻城的演练和准备?”

广济奇这样一反问,雷广倒是愣了。

确实,广济奇演练攻城已经演练很长时间了,事实上当最后那批重炮运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可以正式攻城了,但是广济奇却生生将时间又拖后了十五天。

所谓兵贵神速,但是广济奇这是根本就没有把这句话放在眼里。

“好像,真的准备好了。”雷广喃喃说道:“但是主帅为何不提前说一下,让我们好好准备一下?”

“我们有准备了,对方就也有准备了,我不确定这么多人会不会走漏消息,我只知道攻城的话,最好一攻而克,否则伤亡起来之后,非但面子上不好看,更会让这座城越大越难打。”广济奇微笑说道:“我们的目标可不仅仅是这座让平城,我们要打的是整整一个高丽和东瀛的二十万大军,怎么能够在这里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