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第2/3页)

或者说,白浅的这番背诵,原本就带着隐隐的浩然气吞吐。

刘平夜也同样听着院长的背诵,轻轻咬了咬牙:“别愣了,再愣你就死了。”

这样说着,刘平夜挺剑一剑向着谢长风刺出。

谢长风猛然惊醒,抬手就自然而然地使出了春江花月剑的第三剑。

滟滟随波千万里。

那一瞬间,万千剑光从谢长风的剑中如碎光如蝴蝶一样飞出,激射向挺剑而来的刘平夜,刘平夜被迫后退,随后封剑自守,才堪堪躲过了这招滟波剑,身上白衣多处被划破,一时间稍微有些狼狈。

“怎么可能?”他望向不远处的谢长风。

因为此剑相较于之前谢长风的那两剑,强度陡然大增。

谢长风也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而白浅的背诵依然在继续。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浩然气乃是世间至大至刚之物,其为气也,用正义去滋养它而不是用邪恶去伤害,则能够让它充斥于天地之间,无边无际。

万物有正邪清浊,而浩然气独一。

刘平夜之所以最终浩然气被破,就是因为他心有疑虑,不再能以直养,所以浩然气弃他而去。

刘平夜听着白浅的这番背诵,一时间怒上心头,向着背诵的白浅再一剑斩出。

黑色的剑芒划过天际。

方别飞身一剑挡下,笑着看向刘平夜:“现在白院长又不是你的对手,你先打败这个小辈再说。”

刘平夜轻轻咬了咬牙,尚未说话,就看到谢长风已经再一剑飞来。

何处春江无月明。

见白浅被刘平夜攻击,谢长风再无退路,哪怕心知不敌,也是一剑向着刘平夜刺出。

而这招春江剑,则正是春江花月剑中由虚剑转向实剑的一剑。

刘平夜看着谢长风主动攻击,不由大怒:“你真的以为你能够战胜我吗?”

他乃是白鹭书院数十年的最杰出者,怎么可能会被眼前这个刚刚入院一年不到的小辈击败?

这样想着,刘平夜正对着谢长风的那一剑笔直砍出,想要凭借真气和剑法优势,直接将谢长风砍飞,谁料谢长风的长剑与刘平夜甫一接触,随即似乎化作了绕指柔丝,盘旋而上,正是江流宛转绕芳甸。

刘平夜吃了一惊,那一瞬间,他突然感觉眼前的敌人并不是谢长风,也是白浅在他的对面,不由露出了惊慌的神色。

而白浅的颂声依旧在继续,似乎慢慢开始不关注眼前的战斗。

浩然气在他身周流出回旋,然后在天地间回响。

所有在场的白鹭书院的院生,都不约而同地感到胸口震荡激昂。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这种浩然气,需要用仁义和道德去喂养,如果做不到的话,它就会像吃不到食物一样而虚弱消失。

这是以正义在心中长期集结而产生的气,而没有办法用一时间的正义去获取。

如果没有办法以正义之心行事,无法心安理得,那么浩然气也会衰竭。

谢长风听着耳中的白浅的颂词,只觉得体内的浩然气激荡,力量油然而生,不由大声说道:“多谢院长点拨。”

这样说着,他与刘平夜的缠斗越加激烈,一剑一剑,似乎每一剑的水准气力都在提高。

而相反,刘平夜的剑法气力却仿佛在一点点的衰减。

毕竟——这篇《孟子》几乎作为白鹭书院的根本,每一个学生都曾经熟读背诵。

但是自己有多久没有再读过了孟子呢?

他的浩然气早已大成,又何必去读这些基础微末的东西?

但是最终,他做不到心安理得,慢慢心存疑惑,举步维艰,最终浩然气也离他而去。

他也曾愤恨无助,但是他始终不认为是自己错了。

他只是做出了跟随内心的选择罢了。

但是这一刻,他终于有了一些动摇。

毕竟,白浅的这番话,并不单纯是对谢长风所说,也同样是对他所说。

白鹭书院行事,应该始终知正邪,明清浊,求名正言顺,为心安理得。

而他,终究没有做到。

白浅看着两个人之间的剑术缠斗,谢长风一剑一剑将春江花月剑使出,气力越加增长,从最初的落于下风,慢慢地开始平分秋色,最终乃至可以将刘平夜压制。

但即使这样,刘平夜的剑术与经验依旧远高于谢长风,即使压制,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将他击败。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