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方源番外(第2/4页)

那时候,已经成为方源的白光曦才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这十几年来,南陈六郡的百姓,过的是何等残酷的日子。

可笑十多年来,自己听到的最直白的这一声怜悯,竟然是出自敌国皇帝之口。

*****

那个夜晚,他徘徊在野外,沉浸在痛苦蹉跎了很久,直到远处天光破晓,他终于记起自己的责任。

拖着一颗疲惫不堪的心,他返回了京城。

他本想着,要将这些事情告诉陈玹,与温大人他们商议是否应该将地方税金降低,减轻百姓的负担。

自从南陈小朝廷建立以来,白光曦恪守武将身份,除了军务之外,极少在政事上发表意见。他如今已经执掌着大多数的精锐兵马了,再插手朝政,纵然以他和陈玹的情分,没有人会说什么,但他自己却感觉不妥。

可今时今日,他觉得有些话不得不说了,为了这遍地艰难挣扎的百姓。

然而,真的见到了陈玹,他发现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他回宫的时候已经是半夜时分了,陈玹和温渺等几位大臣正为了新一年的军费粮饷在商议着。

白光曦进了大殿,默默地听着他们时而激烈,时而和缓的争执。

熬到半夜时分,终于将这件事情敲定。温渺几个人退了下去。

陈玹从满桌的文书中抬起头,冲着好友苦笑道:“以前真的没法想象,为了几千两银子算计到天明的日子。”

这一趟抵抗南军的入侵,战事比之前拖延地更久,支出也更加庞大。

陈玹的眼角眉梢都带着深深的疲惫,还有痛苦。

他站起身来,将手里的折子扔下,仿佛也将这混杂的政务暂时扔在了一边。

“幸好你没事。”他走近好友,双手扣在他肩上,笑道,“我和望朔这些天都担心得不得了。”

他的眼神依然明亮,只是清瘦的身形似乎一吹就会倒下。小皇子夭折之后,他几日不吃不喝,却没有一刻放松政务,批阅奏折和前线调度。

白光曦突然感觉走到喉咙的话语怎么也说不出来了,他犹豫片刻,低声问着:“刚才我听温大人在跟户部的王尚书说什么赋税。”

“是王安敏提议再加税,被我驳回了,再加税,哪里还有人能活得下来。”陈玹苦笑。

“步履维艰,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陈玹最终慨叹了一声,带着茫然。

白光曦没有回答,是啊,从君王到百姓,再到征战沙场的士兵,哪一个不痛苦?

这一条复国的道路,为什么会这样痛苦和艰难?

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从宫中出来,没过多久,他再一次奔赴前线。

经过那一处山道,曾经的酒肆已经只余满地尘埃了。那个苦难中挣扎的女子,就在白光曦离去之后的第二日,悄无声息地死在了破旧的小木屋里。

是自尽,还是疾病?没有人想去探究。

白光曦的亲兵本想着将她带走,为她寻个安稳轻省的活计儿,却见到了她的尸骸。亲兵无奈,将其安葬了。

之后消息送到了将军案头。白光曦沉默了很久,所能说的,只是一句平淡的:“知道了。”

********

人都已经死了,为什么还会来到这里?站在坟前,白光曦遥望着不远处的酒肆,没有了打理的人,原本简陋的房舍很快变得残破不堪,风雨中摇摇欲坠。

仿佛一个无声的墓碑,祭奠着那对凄风冷雨中挣扎求存,却只能无奈枯萎凋零的母女。

“为什么要复国呢?”他忍不住问出了这句话。

身边的亲兵们诧异着,自家将军怎么会突然说起这个。

方源首先开口,似乎连想都没有想过,他咬牙道:“当然是为了复仇。”方氏一族是南陈名门,在国灭的时候被屠戮大半,只余下方源的父母扶老携幼逃到了南方。

这一声复仇引来了大多数人的响应,白光曦身边的亲卫,大多都是南陈世家门第出身,经历了血海深仇,甚至有几个人,还是最近几年才逃到南陈小朝廷这边的。

大周兵马占据了这锦绣繁华之地后,搜掠压迫日益残酷,南方六郡固然民生凋敝,但其他故土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仅承担着严苛的赋税,而且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破家灭门,连妻儿也不能保全。听说被解押上京的勋贵和宗室,下场也都很惨淡。

复国之路艰难,但是想要苟且偷生,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盛夏的天气,白光曦却感觉一种凄冷的寒意。

整个世界都一片冷寂,看不见希望,看不见出路。

生而为人,竟然是如此痛苦的一件事情吗?

内心的彷徨并没有持续多久,末路到来的时刻,甚至由不得自己挣扎。

南军倾尽全力,二十万大军攻伐南陈小朝廷,似乎想要将这个负隅顽抗的碍眼东西一举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