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成绩公布,技压群雄!(第3/7页)

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老九针使用技巧太过于复杂,而且其中很多手法失传的原因。

而且伴随现在科技发展,材料的革新,很多老九针逐渐被现在的新九针所取代了。

中医外科,更是落寞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医外科真就一无是处。

恰恰相反,中医外科在很多领域,依然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和作用。

伴随着大量的知识进入脑海。

陈南看完之后,整个人的脸色,都有些震撼!

他惊讶的发现,原来现在很多技术,都源自于铍针。

小针刀其实就是源自于铍针,而且同样,铍针在治疗筋膜炎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而且对于滑膜炎等同样显著!

捡到宝了!

陈南深吸一口气,内心有些激动。

他所获得的铍针技术,绝对是完整的专业级技能,而铍针的应用范围,绝对不仅仅只是排脓那么简单。

而且,现代研究表明,铍针对于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有着神奇的疗效,而且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

采用铍针减张减压疗法来治疗皮神经卡压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这样一门技术,现在竟然在默默的失传?

陈南深吸一口气,这不可以!

这样一门中医瑰宝,怎么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失去该有的价值呢?

必须要让他发扬光大!

老九针即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灵枢·官针》记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

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

而新九针的于1985年改制出最初的新九针针具,该针具包括了镵(chán)针、铍(pí)针、锋钩针、三棱针、火针、梅花针、磁圆梅针、鍉(dī)针、圆利针、毫针、长针。

而新九针取代老九针,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历史的原因。

很多老九针的使用技巧已经失去,空有其针,不见其技,如何能发挥出其该有的疗效呢?

这就如同中国古代兵器一般,任何一种兵器,都有他该有的使用技巧,那些技巧失传了,空留下来的兵器又有什么用呢?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的兵器中,刀枪棍棒剑常见,而很多都已经闻所未闻的原因了。

而新九针,其实发源地,就是晋省!

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全面地继承和发展我国的宝贵遗产,晋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怀堂教授带领全所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的努力,将两千年前就广为临床使用、种类丰富、治疗病种多样的“古九针”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证及研究,结合临床多年的丰富经验,反复探索,研制出了系列“新九针”针具,试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创制了独特的新九针针法。

而新九针的出现,当时一经问世,就被国内外针灸界同仁赞誉为“新九针”,这一疗法也便成为“新九针疗法”。

晋省的中医,在那个年代,名医辈出,英才俊杰不少,造就了一段短暂的辉煌。

而在二十一世纪以后,这些名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青红不接的现象也开始出现,导致了晋省中医的沉寂。

陈南暗自沉默,新九针的发扬可以有,但是老九针的光芒不能在历史的长河里,失去其该有的光芒和芳华。

自己既然得到了这样的技术,就有必要让这个世界看看,中医的瑰宝,是如何的耀眼!

陈南深吸一口气。

他很清楚,自己要走的,是如何一条路。

就在这个时候,陈南的微信提示音响了起来。

他拿起手机看了看。

是孙沐发来的消息。

“我靠……你竟然100分!变态……”

陈南哑然失笑:“你也不错,81分。”

孙沐:“呵呵。”

陈南忍不住笑了起来。

想到孙沐那张脸,此时应该一定在面神经不自主抽动,如果当着自己的面,他有把握三针就治好对方。

孙沐真的被吓到了。

他查分之前,就给陈南发了消息。

原本孙沐以为自己也不差,结果一看分数,娘西皮的,差了20分将近!

而且,关键人家是满分!

这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这一次的判卷,是国医大师亲自判卷,陈南的满分含金量会有多高?

孙沐无奈的摇了摇头,他自认为自己基础扎实无比,但是想到陈南的满分之后,顿时心情郁郁寡欢了很多。

他的分数是并列38名。

85分以下,分数密集无比,从85分到71分这个区间,竟然有8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