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殿下的先生都有病吧!……(第2/3页)

“为什么不是?”李世民的想法很简单,现在的老师不好,承乾不喜欢,换了就是。换了怎么不能解决?

李承乾撇撇嘴,仔细回忆梦魇内容以及李明乐查找的资料,想到那一长串的太子辅臣名单,觉得李世民挑来挑去都跳不出这份名单。毕竟那份名单实在太长太惊人,如果全部剔除,他应该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了。

李承乾歪头直视李世民:“你确定重新指派的老师不会如现在的老师一样。”

李世民有一瞬间的愣神,会吗?不会吗?

“阿耶,问题不在于老师是谁,问题在于这样的风气要不得,这个头不能开。与其换先生,把如今于先生几人做的事情再来一遍,不如维持现状。

“毕竟于先生几人虽然在劝谏的事情上固执了点,平时讲课授业没什么问题。只需给他们来一记重锤,把他们这动不动劝谏规训的毛病给改掉就成。”

李世民面露狐疑:“改掉?”

他想了想于志宁孔颖达的脾气,难掩担忧。

李承乾眨了眨眼睛:“这事我已经有想法了,阿耶放心,我心里有数的,保管给他们来个大的,让他们记忆深刻,这辈子都忘不了。”

李世民眼珠一转,有点好奇:“要不要阿耶帮忙?阿耶该怎么做?”

“不用。我来安排,阿耶只需等着看好戏就行。”

李世民:……

瞧承乾这胸有成竹的狡黠模样,他是不是该替于志宁等人默哀?

转瞬李世民神色一肃。呸,默哀个屁。应该拍手喊活该!

李承乾勾唇,他知道梦魇只是梦魇,他会将梦魇与现实区分开来。他既然不觉得阿耶会是那个阿耶,自然也明白如今的于先生也不是那个于先生,同理,陆先生孔先生也一样。

他不会带着梦魇里的情绪去对待他们,这是不公平的。但这不妨碍他就他们之前的行为给予一个教训,让他们能够牢记一生。

饭毕,李世民去处理朝务,李承乾转头与抱春神神秘秘吩咐一通。没两天就再次安排起出宫之事来,无他,时值金秋,红薯成熟了。

这回的红薯非是种植在庄子上,而是试种在家家户户百姓自己的农田里。李承乾断定种植最多的一个村,先来查看过,确定情况后与村长交涉,定了全村采收的日子,就在三日后。

红薯是新作物,这回还是首次收成,消息传出,关注者众。

如李承乾所料,到得当日,不只本村,长安各地人士都陆续赶过来观看。不必他如前次一般主动邀请,众人自发前来,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官员亲属以及世家旁支。

李承乾吩咐下去,还是按亩采收,采收的红薯分开挪放,以便计算亩产。虽然麻烦了些,但全村人都来出力,甚至许多看热闹的也忍不住搭把手。众人拾柴火焰高。没多久,红薯就全部收完。

看着场地上罗列成堆如山一般的红薯,众人惊呆了。

这……这架势怎么感觉有点像土豆那会儿的盛况?

不会吧。土豆可是亩产五千斤。这样的神豆,自古以来也就这么一种。怎么可能时隔一年又出来一种?这不可能,绝不可能。

但是看着眼前的红薯山,众人没法将这个“不”字宣之于口。

称量工具拿来,李承乾还没发话呢,大伙儿已经迫不及待开始称重,自觉分工合作,一人装载一人称量一人计数,然后将数目相加算出亩产。

“我这里亩产五千一百斤。”

“我这四千八。”

“我这五千三。”

“我这四千八百七。”

……

报数出来,全在五千左右,每亩都在五千左右,毫无例外。

咚,惊倒一个。

咚,又倒一个。

人群中有人神色倏变,也有人惊愕万分。不敢置信,这太让人不敢置信了。在短暂的懵逼之后,反倒是村民们先回过神来。

“神薯,这是神薯,是继神豆后出现的神薯。太不可思议了。这亩产与神豆差不离呢。”

“有神豆有神薯,再有年年栽种的五谷,我们不愁吃了!我们再也不用愁地里的粮食了!”

“不只如此,不只如此的。你们想想土豆是什么时候种的?土豆可以秋季种植,能熬住冬天。红薯则可以夏季种植,能熬过整个夏天。这代表什么?”

代表一个不畏署,一个不畏寒。代表他们若规划得当,可以不畏时节产出粮食。而且殿下教了他们储存之法。土豆与红薯只需方法得当,都是耐存耐放之物。更别说他们都能做成干粉条,做成食粉。如此保存时间就能更长。

这是好东西,是世间难得的好东西啊。

有些村民欢天喜地,有些村民已然抱着红薯哭起来,还有人畅想着自己红薯地的收成。看这个情况,看这每亩几乎都有五千左右的架势,他们的亩产也不会差,绝对不会差的。他们又能收获一大批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