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4/4页)

司徒晟看出了她眼里的担忧,也知道自己方才的语气似乎吓着她了。

他忍不住搂紧了她。是呀,他现在并非孑然一身,处处行事都有一份牵挂。

不过希望那个陶慧茹懂得见好就收,若是下次再牵扯到琳琅,他是绝对不会放过她的!

楚琳琅安心地抱着司徒晟,此时小铺院内,夏虫声鸣,炉灶上饭香蒸腾。

他们暂且不必理会外面的风风雨雨,只是安心依偎在一处,享受一份世俗而奢侈的安乐……

再说陶雅姝到底入宫了,她们这批贵女,是以女官的身份入宫,服侍的也是太后她老人家。

所以司徒晟要跟她带话,倒也简单了,通过安公公,便将含义隐晦的话带到了。

陶雅姝冰雪聪明,听了安公公代传的话,心里立刻明白了。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亲姑姑居然在背后给自己下了这么大的绊子。她一时忍不住又想,自己平日可是有得罪了姑姑。

左思右想,却想到了好像就是姑姑去了父亲书房之后,对她的态度又是转冷。

据说她当时去,是给表兄陶赞谋差。父亲原本应了下来。

可是最后祖父将父亲叫了去,跟他语重心长地说,陶赞血脉里流淌的毕竟是杨家血脉。他若顶着陶家的名头去吏部,不够稳妥。倒不如以后有那么不要紧的差事,再想着陶赞。

是以,父亲才改口委婉搪塞了。此后姑姑似乎因着这事,跟自己言语过,只是她当时没明白姑姑话里的意思。

如今想来,她竟然是误会自己从中作梗,才害表兄丢了吏部的差事,便借刀杀人,对自己施以重手报复……

想透了这点,陶雅姝再次忍不住骨子里打了个冷颤?想起了楚琳琅跟她说过,她这个姑姑心机不简单的话来。

想明白了,陶雅姝不仅又是一阵凄楚冷笑。若说陶家有女儿适合入宫,在她看来,应该是她这位报复心深沉的四姑姑才对。

如此人才,不来斗这一宫的魍魉,当真是委屈浪费了。

而她这个压根无心与人斗的,却是一路被家人推入了这个阴暗不见天日的宫里……

想到这,陶雅姝不由得又想起了“那人”曾对她之言:“你这一板一眼的性子,入宫也是受罪,莫不如跟你父母禀明,还是不去的好……那里太脏,并不适合你!”

那么邋遢的人,家里如狗窝一般,也好意思说宫里脏?

她不过是无意中从琳琅的嘴里得知,夫子的背伤一直不好,似乎有些感染了。

她愧疚心起,想要给恩人送些补药衣物,这才生平第一次叛道离经,带着贴身丫鬟,偷偷去探看了恩师。

她原打算见了夫子,撂下东西就走。

结果一看夫子在家里更加随性的凌乱脑袋,老毛病犯了,怎么也控制不住,拿起梳子不由分说就给他重新梳了发髻胡须,又不顾他的申斥,强硬让他换了那身带窟窿的衣服。

可谁知就在这寸巧的功夫,同窗楚琳琅居然也到了。

她只能在隔壁内室避一避。等楚琳琅走后,廖夫子郑重给她鞠一躬,还管她叫了声“姑奶奶”,只说他一定好好穿衣吃饭,只是她能不能别这么抽冷子上门,若是被别人看见,他俩谁都说不清楚。

想到这,陶雅姝想起一向嘴硬的夫子向她告饶时的样子,忍不住轻笑了一下。

这种荒唐走板的行径,若是放在半年前,她是连想都不会想的。

可自从落水之后,她心里的一根弦似乎轰然崩断了,整个人都换了瓤子。

在母亲严苛教导,叫人透不过气儿来时,偶尔大着胆子,做些大家闺秀不该干的事,竟然是那般惬意……

当她蒙上了那层密不透风的斗篷,坐在廉价租来的马车里,来到狗窝般的陋巷,竟然有种叛道离经的快意。

看到那个大大咧咧,总是言语冒犯她的邋遢夫子时,又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忍不住斗嘴。

她甚至觉得这般活得,才像一个无拘无束的人……

可是现在,她入了宫,那个荒诞走板,叛道离经的女子也从此泯灭不见。

此时清风明月,京城家家户户的巷子里应该是炊烟袅袅,合家欢聚。

就是不知,那人正在做什么?

此后经年,他可会记得有个嫌弃他满身脏乱的女学子,曾经出现在他的院子里,惹了他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