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第3/3页)

站在魏仁浦身后的郭河也是感慨万千。

他提出的治河之法是他父亲十年调查经验,他自己也耗费心力,来回奔波,研究出的方案,自信是最佳选择。

但是黑火药的出现,让他们得以从山涧中炸开一条路,来充当河道,避开了关键的村镇、田地。

这是他不敢想象的……

但事实就发生在眼前,容不得他怀疑。

郭河附和道:“这就是陛下再三说明的科技力量吧。”

魏仁浦颔首道:“是我们孤陋寡闻了,好在陛下圣明,坚持自己的主见。人生能够得遇如此圣主,我辈之幸。”

罗幼度特地创了科技一词,将工部的很多东西都归为科技,鼓励科技发展。

有人更迭了科技,罗幼度甚至会亲自修书嘉奖。

如此待遇即便是文人写出优秀文章,武将打了胜战都未能获得。

自然有人觉得不舒服。

魏仁浦亦认为士农工商,工位于士农之后,罗幼度对奇技淫巧如此重视,有些偏颇。

可见到黑火药的威力,还有铁器的普及……

开凿河渠,需要大量的工具。

罗幼度下令军器监暂停兵器的锻造,征用铁匠将所有存铁皆用来打造锄头、镐、锹等工具。

山西、胶东的铁矿石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

魏仁浦依旧挂着宰相头衔,身为周、虞两朝宰相,对于一些数据,有过了解。

山西矿场魏仁浦并不知情,但胶东矿山的铁产量,魏仁浦是知道的。

当年在大周为相,他负责此方面的工作。

根据统计,胶东矿山这半年的产铁量,胜过后周全国一年的产铁量。

后周当年的疆域虽不及罗虞朝廷,却也将大半中原囊括其中。

举国一年的产量,比不上现今胶东矿山半年。

足见开采技术的提升,带来多大的效应。

魏仁浦已经意识到科技带来的变化,若不是罗幼度一直在推动科技的发展,别说半年挖通广武山涧,三年四年都未必做得到。

郭河也道:“陛下,真神人也。”

两人吹了一阵罗幼度,话题重新回到了工程上来。

郭河问道:“听说,其他路段进展的也很顺利?”

魏仁浦颔首道:“陛下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支持,要人给人,要工具给工具,纵有小的困难,也在群策群力之下克服了。倘若一切顺利,明年年初就能竣工。”

他看着在山涧里搬运碎石的百姓,说道:“你最近多多研究束水冲沙之法,再过两三月就是黄河枯水期,我们行动组得聚一聚,除了清淤,还要选择地方给黄河瘦瘦身。”

他心情大好,甚至开起了玩笑。

便在这时!

天地间突然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