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2页)

但是在上一世,因楚少渊十分舍不得老大人,便一直留他在朝中,大约建元六年时老大人积劳成疾,在文渊阁当值时突发疾症,撒手人寰。

因为这事,楚少渊还特地罢朝三日,就为纪念老大人的忠贞。

怎么到了这一世,老大人就要提前致仕了?苏轻窈心里疑惑,面上却依旧淡淡,仿佛根本听不懂宜妃在说什么。

然而顺嫔的脸色却是很不好看了。

宜妃这是明明白白在说,因前朝争斗,她才对谢才人下手,这事她跑不掉。

顺嫔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道:“娘娘多虑了,朝中事咱们这群后宫女人又如何清楚?再说,便是隐约知道一些,咱们也什么都做不了。”

她的意思很明白,家里事朝中事,跟宫妃没太大关系,便是她当时这能杀了谢才人,还能让她家赢个文渊阁座位不成?

宜妃却不好糊弄,反驳道:“宫中少一个做宫妃的女人,你说结果会如何?”

这句话说得太诛心,气氛一下子就冷下来,明明是炎炎夏日,这正厅中却仿如初冬时节,叫人打心里生寒。

苏轻窈还是头一次看宜妃动怒,跟上次不同,这一次的宜妃是真有不依不饶的架势,顺嫔根本就吵不过她,低着头在那不敢再多言。

她每说一句宜妃都要回怼一句,闹得越发难看。

所幸这时张医正从寝殿出来,先行过礼,才道:“回禀宜妃娘娘、顺嫔娘娘、赵婕妤娘娘、两位小主,谢才人已经安置下来,并无大碍。”

宜妃挑眉,说:“你可看仔细了。”

张医正略顿了顿,又盘桓片刻,才道:“回娘娘话,如今正值盛夏,池塘中的水并不冷,才人并未受冻。不过落水时间有些长,再加上受到惊吓,倒是有些惊厥不眠之症,怎么也要再用小半月安神汤,才能好全。”

宜妃原听到谢才人无大碍,还略松了口气,后又听要吃半个月的药,便又有些难过。

她道:“我这可怜的妹妹,也不知惹了什么厄运,竟受到如此大罪,且要去太后娘娘那评说评说,定不能让她这么不明不白受一回欺辱。”

张医正当即便低了头,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听见。

宜妃显然是要拿这事做椽子,顺嫔现如今无论说什么都没用,便也就没再继续辩解。

倒是赵婕妤一听太后娘娘,心里着急,磕磕绊绊开了口:“宜妃娘娘且勿要生气,这会儿便要晚膳,不如明日再……再去打搅她老人家?”

宜妃瞥她一眼,嗤笑道:“你以为我们不主动去,娘娘就不会过问?天真。”

说实话,因为上次的事,苏轻窈还挺讨厌宜妃的,不过今日见她这么舌灿莲花,把顺嫔和赵婕妤怼得直吸气,她又莫名觉得有些好笑。

不过此时天色也不早,宜妃嘴里不依不饶,却也知道她们不好随意打搅太后,还是得等太后召见才能过去当面评说。

是以她也不想多留这一屋子“外人”,等张医正开了药,便请大家:“都回去吧。”

苏轻窈也不扭捏,起身就行礼,拉着孙选侍退了出去。

回去的路上,孙选侍才小声问:“娘娘会过问吗?也不知谢才人如何了。”

苏轻窈拍了拍她的手,低声道:“跟上次不同,这是要人命的大事,你瞧那围栏怎么就突然断裂?那么粗的圆木可不是谢姐姐那么单薄的女子能撞断的,这显然是人为所致。”

孙选侍一听,吓得一哆嗦。

她胆子小,苏轻窈知道,可话也得说清楚。

“说起来,今日去御花园的人真不少,加上咱们,去了足足有五人,那栏杆说不得也不光冲着谢姐姐去的。”

不管是不是,落水的都是谢才人,这是事实。所以宜妃才拿这事做文章,绝对不想叫顺嫔好过。

回到碧云宫,两人便各回各家。

苏轻窈进了寝殿,坐在那却是皱起眉头。重生回来,她发现宫里的事真是扑朔迷离,叫人无论如何都看不真切。

原来她以为自己看得很透、很真、很明白。

可摆在面前的事实却告诉她,她上一辈子什么都没看懂,也什么都没看清。

苏轻窈叹了口气,正想叫晚膳用了歇下,抬头却见柳沁笑着进来。

“小主,乾元宫来人,召小主侍寝。”

苏轻窈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得,太后娘娘还没来,陛下就要先问了。

一会儿到了乾元宫,她要怎么说?

作者有话要说:陛下:朕就一直活在小剧场里。

苏才人:若是你再不乖,小剧场的戏份也要删了,同志,要努力。

陛下:……朕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