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4/5页)

秦时文的手比划了一下,没有把“集中供暖点”几个字说出来:“那么入住顺序和位置?”

江暮云点点头:“只可能是先到先得,不然肯定要出大乱子。”

这么短的时间里,华国政府要在华国土地上改建出那么多个救助点,需要的资源绝对是超乎所有人想象的。

北方城市的建筑物墙体较厚,可能一整栋建筑物都可以作为救助点的居民安置区。

可是南市的建筑不行。

南市建筑物的外墙墙体厚度通常只在二十公分上下,想要抵御零下六七十度的极寒,完全就是在做梦。

如果官方不想把有限的珍贵资源,浪费在和外面的寒风来回拉锯这种破事上,救助点就只能往地底下或山体里安置。

地下车库,地铁站,防空洞,这些地方才能让官方费尽心力弄出来的暖气留存时间长一点。

按照之前华国官方公布过的信息,南市拥有十一个大型防空洞,三十多个中型防空洞,以及上千个小型防空洞,加在一起大约可以容纳两百万人。

南市各大地铁站也曾号称可以容纳百万人避难。

可南市有一千多万人口。

防空洞、地铁站能够容纳的人数,对于南市的常住人口数量来说,简直杯水车薪。

更别说这些数据,是按照每十平方米容纳12人的标准来计算的。

真按这个标准收容居民进入救助点,那大家就只能站在原地不眠不休地等着极寒过去了。

可想而知,只南市一座城市需要的救助点数量,就得以千计数。

每个救助点里都要安装空气循环系统、供暖系统、供电系统、清洁系统甚至是排水系统等等,需要的资源更是普通群众无法想象的。

这种情况下还指望官方在救助点里给每个人搭好床、隔好房间,那就有点过于离谱了。

可想而知,救助点里除了靠墙的位置能稍微好一点,住在其他位置那必然四面都是人。

如果不是各凭本事先到先得,而是按照现住房或是别的什么划分的话,没能轮到好位置的人势必会闹起来。

现在是机会给你了,你自己没抢到,那就怨不得官方了。

江暮云前世是跟着学校安排进的救助点,当时那个救助点里已经有不少人搬进去了,墙边以及靠近墙边的地方早就住满了,她只能住在人堆里。

江暮云觉得,那个痛苦程度,大概就是自己的脑瓜子被人按在冰窟窿里捶,捶完再撒上辣椒放进热风箱里吹熟差不多。

反正江暮云是宁愿现在天天挨冻受累花冤枉钱,也要尽量抢在在救助点的消息公布的第一时间登记入住。

她再也不愿意再过一次住在人堆里的日子了。

江暮云把救助点的细节情况模糊之后,向秦时文简单描述了一下可能出现的几个生活场景。

秦时文登时觉得脑瓜子嗡嗡响。

秦时文只要稍微想想,就能明白为什么救助点的居住环境不会太好,自然也明白为什么救助点的位置只能先到先选。

正是因为她明白,所以她才知道,江暮云说的那些场景,很可能真的会出现——如果她们关于“官方正在紧急改建可以集中供暖的地方”这件事的猜测是正确的话。

江暮云偏头示意秦时文去看广场上执勤的士兵,问道:“这几天要跟我一起等吗?”

秦时文搓搓脸,她前两天冻伤的地方还没完全恢复,现在出门都得尽量避免迎面吹风。

想想住在人堆中间的日子,秦时文咬咬牙:“等吧。万一你猜的是对的,多等这几天绝对超值。”

江暮云两手一摊摆了个小熊摊手的姿势:“反正你现在都跟我一起走,想不想等也被我耽误过那么长时间了,别这么紧张嘛。”

秦时文想起自己这两天被迫早起就来气,伸手捶了江暮云一下:“你也好意思说。”

两人今天老老实实地等到广场上的人全部散去,执勤的士兵也收队离开,然后才顶着风埋着头往家走。

爬楼梯的时候秦时文突然想起来了:“那我们以后出门是不是要把证件之类的东西带齐全?”

万一登记需要什么证件,而她们刚好没带,那不是白瞎了?

据江暮云所知,本地居民入住登记是只需要身份证的。或者你没带身份证,直接报自己身份证号码也没问题,但这事她没法跟秦时文说啊。

江暮云只能道:“房本户口本身份证啥的都带上吧,最好你再把武哥的身份证也捎上,登记得再详细也不过就这样了。”

说到这个,秦时文停下喘了口气:“要是我们猜的都是真的,那赵家昊他们不就惨了?”

赵家昊跟李安轩俩人已经好几天没人影了,要不是赵家昊下班之后偶尔会在群里说说话,她们都快以为这两人7x24小时无休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