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3/4页)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人迸发出了无限的激情。

就像吴烟他们厂子隔壁,一家小厂子被人租下来,现在在搞针织厂,据说收益还不错。听说老板以前就是在国营工厂干的,也是搞针织这一块。

下岗后就干脆弄了个大的,自己有手艺,本来就忍受不了国营工厂里面陈旧的官僚制度,自己跑去引进了一批机器,搞研发,弄得风风火火的。

那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吴烟也碰到过几次,偶然聊起来的时候,这个女人身上的那种精神气,连吴烟都觉得自愧不如。

就像那个阿姨说的“不拼一把,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能走到哪一步。”

谁会想到,一年前还在因为下岗而惶恐不安,不知道该做什么的女工。一年后就能开起一个独立的工厂,管着几十个工人呢

当然也有更多体制内的男人,工厂的一些没被裁下来的人,主动从工厂中体制内出来,扎入经济发展的浪潮中。

使得各个产业都更加的有竞争力,甚至逼得一些国营工厂开不下去,只能宣告倒闭。

在这样的环境中,吴烟巨安思危,他们工厂现在看着确实发展不错。

可会有很多人看到这一项的发展,他们厂子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他们有无数的花样,有优秀的设计师。

但她不能觉得这样就够了,从质量上,效率上,全部都得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哪怕他们成为了行业的龙头企业,也不能放松片刻,后面会有无数人挣扎着要把他们拉下来。

在这样的心情下,吴烟要求后勤部门必须把年会举办得尽善尽美,必须要让工人们员工们感受到他们工厂的实力。

要让大家对工厂的粘性更高,从心底里认为,在他们铺翠工厂做事,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吴烟不是个喜欢做面子的人,但做了老板之后,她就明白了,你必须要会做面子。这样员工才会信服你。

不仅如此,你还得会说,会夸,会展望未来。

要让厂子里的人,对你满怀信心才行。

她知道自己年纪小,又因为学业的问题,在工厂中不是太经常出来,艳姐还有另一位副厂长的威信度都比她要高一些。

以前吴烟是觉得麻烦,但现在她知道,她这个老板是必须站起来的。

她得让厂子里的人明白,谁才是真正的老板,做好一个领袖的形象。

而年会,就是一个最好的表现自己的地方。

站在台上,面对几百手下的员工时,吴烟也有点怯,但还是打起了精神,沉着冷静的将自己如何开设工厂,到第一年效益如何,到第二年效益如何这些数字全都说了出来。再到自己之前是怎么一家一家的材料厂找过去,再到解决的厂子里的一些看起来极微小的事情。

最后展望了一下未来,告诉大家她希望厂子能发展什么地步,甚至厂子里每个人的福利要如何发放下来,以及工厂未来一年会增加的一些更好的设备。

但同时,她也明确说了,她的要求会有提升,工厂不是养闲人吃闲饭的。未来各项制度会全部跟上,甚至会增加淘汰机制,干不了的走人,干得下去的,工资地位包括能享受的福利都将是最优等的。

在这样恩威并施的情况下,欣赏吴烟的人,自然就没什么意见。之前轻视吴烟的人,也明白了谁才是能真正掌控他们去留的人。

她说完这些,旁边的服务人员就拉开了今年年会上用来抽奖的东西。

这也是后勤部门提出来的,原因是其他私人企业办年会也都有抽奖环节,他们也不能少。

吴烟在这方面自然是大方的,能让年会更加有气氛也是她乐意看到的。

他们工厂办的首场年会,吴烟还是很满意效果的,为此特意给财务部提个醒,给后勤部门多加一点年终奖金。

等做完年终总结,大家就开始过上了等着放假的日子。

吴烟也不想在这时候还压着员工做事,但她是老板嘛,看到了又不能当没看到,不然她心里不舒服啊。

所以就干脆回家,来个眼不见为净。

要么就去沈清越外公外婆那转转,陪陪老人家。

沈清越在深市呆了一个礼拜,风程仆仆的赶回来,又要参加这边开发公司的各种年终会议。

每天都恨不得住在公司。

张秀莲心疼女婿,就在家里炖汤,让吴烟给送过去。

吴烟能说什么,只能拎着汤送到公司了。

到了公司后,就能看到沈清越公司里所有人都行色匆匆,跟他们厂子里的散漫形成鲜明的对比。

进办公室的时候,听到沈清越在打电话,吴烟一边把汤给拿出来,一边竖着耳朵听。

只听到苏家,苏悦这些个词。

她之前听沈清越说,苏家想把苏悦送出国,但是被沈继安拦了下来。出了事就往国外跑,那肯定是不行的。